寶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一章 草船借箭,農家小藥娘,寶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認識?陶綰咧了咧嘴,笑得有些尷尬,她倒是想認識,可她上哪認識去?
這麼想著,她便不自覺地將話題轉開了,思索片刻,說道:“我還是給你講故事吧,要說這諸葛亮的故事,那可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啊,好比草船借箭、錦囊妙計、七擒七縱等等,那可是傳遍眾口的故事了。”
唐棣看著她臉上的崇拜,眯了眯眼睛,片刻,還是問道:“何為草船借箭?”
陶綰樂了,這可是她從小看到大的故事啊,故而想了想,便說道:“草船借箭?草船借箭就是有一次,諸葛亮要隨軍隊一起出徵,去攻打敵軍,可是軍中缺箭啊,帶兵的將軍又不喜諸葛亮,故而就有意為難他,讓他在三天內趕造十萬支箭。”
話音剛落,唐棣已經擺了擺手,“怎麼可能?莫說三天,便是三個月,尋常人也不一定能將箭趕出來,這位將軍著實是為難人了。”
陶綰贊同地點了點頭,隨即又說道:“是啊,可是對方可不是尋常人,那可是精明強幹大權獨握的諸葛亮。”
唐棣聽她誇別的男人,心裡頓時又開始不舒服起來,他壓了壓心底的不悅,問道:“然後呢?這位諸葛亮是怎麼做的?”
“他啊,他向將軍討了五百個士兵,讓對方三天後到江邊來搬箭,又向人借了二十條船,給每條船配了三十名士兵,又用青布幔子將船遮起,在船的兩邊排了一千多個草把子,自個跑出去玩了兩天,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線起來,朝敵軍的方向開去。此時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天還沒亮,船已經靠近敵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計程車兵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
唐棣輕哼了一聲,罵道:“哼,蠢貨!”
打仗最避諱的便是輕敵,在看不清路況又沒有武器的情況下,這位諸葛亮這麼做,無疑便是送死,但凡對方派兵出征,那他定是死路一條。
陶綰亦沒有解釋,只是笑了一下,繼續說道:“對,若是常人這麼做,肯定是死路一條,可是諸葛亮不一樣,他的智慧在當時已經是出了名的,敵軍得知他率兵前來,自然不會輕易出征,只是派人去旱寨調來六千名弓弩手,到江邊支援水軍。一萬多名弓弩手一齊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唐棣聽到這,臉上有著驚愕一閃而過,隨即嘴角的弧度越揚越高,“妙!果真妙!所以才叫草船借箭,是嗎?”
陶綰點了點頭,唐棣此時對這位諸葛亮已經崇拜的不行了,更是想要見一見他的廬山真面目。
他想起方才自己提起陶綰和諸葛亮相識的時候,陶綰並沒有辯解,再轉念一想,比起常人,陶綰要多了不少鬼點子,想來必定是師承這位先生了。
唐棣的眼珠子咕嚕嚕轉了好幾下,往陶綰身邊湊了湊。
“綰綰,我的好綰綰……”
唐棣突然的反常,讓陶綰跟著打了一個冷戰,“你,你要作甚?”
唐棣抿了抿嘴,儘可能讓自己的笑容看起來自然一些,“你既知道這諸葛先生喜歡吃的菜,定然也知道他的脾氣和住址了,不如……”
後面的話,唐棣沒有繼續說,不過陶綰懂了,說到底,就是想讓她引薦罷了。
陶綰嘆了一口氣,“不是我不幫你,而是……”
剛開了個口,陶綰又停住了,而是她來自現代,這些事都是在網上看的?她這麼說,唐棣會把她當成失心瘋吧?
“而是什麼?”見她說話說一半又不繼續的,唐棣更急了。
陶綰嘿嘿一笑,接著說道:“是我不記得了,我和他也就是小時候在山上有過一面之緣,聊過幾句,這些故事還有這道菜,都是當時他告訴我的,所以啊,我真的沒辦法幫你了。”
聞言,唐棣愈發肯定陶綰是師承那位諸葛亮了,只是陶綰不說,他也不好多問。
思前想後,唐棣正準備開口轉移話題,不遠處的藍昭已經開始喚陶綰。
“小陶,快過來,我這兒串好了,該你上場了!”
唐棣:……
小陶?那是什麼鬼?
還沒等他反應過來,陶綰已經應了一聲,屁顛屁顛地跑了過去:“來了來了,你又不是不會,多大的事啊……”
唐棣抿了抿嘴,有些不悅,可是又不能說些什麼。
他斜睨了一眼,餘光瞥到幾個影衛還聚在一起悄咪咪地說著什麼,臉色一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