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通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大乾霍光?,鷹視狼顧,張通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故舊,讓他們要遵紀守法,不要做一些什麼不該有的小動作,這些人在崔紹面前保證的是一個比一個快,但是現在事實證明這些人都在放屁,都在用謊言來欺騙自己!
崔紹既憤怒於這些人對自己的欺騙,又無奈於這些人的冥頑不靈,不明白如今崔派人馬,看似人聲鼎沸,烈火烹油,一副鼎盛場景下隱藏著怎樣的危機!
熟讀史書的崔紹,覺得自己如今和當年西漢權臣霍光的處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
霍光也是一介能臣,他當年採取了輕徭薄賦的政策,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促進了漢朝經濟發展與國力恢復,緩和了與匈奴的關係,維護了大汗邊疆的穩定。
而霍光同樣因為,為人沉著冷靜,處理朝z公正無私,在朝廷中擁有很高的威望和支援,而在挫敗了上官桀的謀反計劃後,他更是權傾朝野身為臣子廢立皇帝,權力之大可見一般!
崔紹雖然認為自己能力,品德都只在霍光之上,不在他之下,但是論權力,他絕對是無法望霍光項背,霍光能夠廢立皇帝,而他崔紹卻只能在葉明盛的目光中謹小事微,小心翼翼!
霍光能夠稱之為權臣,而他崔紹只是能臣而已,和權臣二字根本沾不上邊·············
就是這樣權傾朝野,能夠廢立皇帝的霍光,最後還不是落得一個身死族滅下場?
而相較於漢宣帝劉病己,崔紹覺得他無論是文治武功都不及葉明盛!
所以面對葉明盛,面對如今的大乾朝政,崔紹真的是有一種深深的危機感,崔紹是真的擔心,自己的崔家最後也落得一個像霍家一樣的下場,如果是那樣的話他崔紹真的是死不瞑目!
崔紹自己很焦慮,但是奈何崔家的族人,卻是沒有絲毫的危機意識,搞著各種各樣的小動作,天真的認為崔家可以長盛不衰,永享權力的美妙
對於這一次的事件,崔紹認為葉明盛很有可能是要嚴懲不貸的,雲家將會因此遭受重創,對此崔紹雖然有些無奈,但是他知道他不能做些什麼,要不然情況將會變的更加糟糕!
另外這一次崔家的涉案人員,雖然沒有云家那麼多,但是崔紹也不準備保他們,崔紹會讓他們接受原有的懲罰,為此在過年之前已經就這件事情,在一次內閣會議之後跟葉明盛進行了請罪。
雖然崔紹是請罪,但葉明盛卻是沒有絲毫的責罰,反而寬慰崔紹說誰家都有犯錯的孩子。
當時崔紹認為這件事情就過去了,畢竟自己現在對葉明盛還有用處,葉明盛不會進行深究的···············
但是現在葉明盛讓崔航去擔任廬州知府,卻是讓崔紹有些警惕!
崔紹知道以葉明盛的性格作風,不會無緣無故釋放善意的,葉明盛之所以讓崔航去擔任廬州知府,十有八九是想要做些什麼,所以從而釋放一下善意安撫自己一下!
這是葉明盛的慣用手段,給你一大棒,再給你一個甜棗!
所以現在葉明盛甜棗給了,大棒又在哪裡呢?
儘管葉明盛現在還沒有動作,但是對於這個問題,崔紹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這個答案就是公孫浩!
崔紹對於這一次事件瞭解的情況是,公孫浩雖然沒有參與到一德商號的日常管理,也沒有參與到一德商號的分紅,但是一德商號旗下那些d坊,青樓之所以能夠拿到牌照,公孫浩是打了招呼的!
所以儘管公孫浩沒有收銀子,但他也是被被牽連的那一個,為此崔紹也是勸過他自己這位老友,讓他稱病隱退,這樣一來看在他過往對大乾的貢獻上,葉明盛不會太難為他!
但是公孫浩認為他只不過是在取得牌照的事情上,打了一聲招呼而已,這種事情雖然有錯,但也是無傷大雅,朝堂上為自己子侄後輩打招呼的又不只有他一人,這點事情根本不算什麼!
而現在李建被貶謫了,刑部尚書的位置空了出來,他公孫浩能力,資歷都足夠,憑什麼不能夠擔任刑部尚書呢?
所以公孫浩非但沒有接受崔紹稱病隱退的建議,相反他還非常希望崔紹這個時候能夠站出來舉薦他接任刑部尚書···············
當時聽到老友想要衝擊刑部尚書的想法時,崔紹也是一整個無語,他知道公孫浩一直對李建這個年輕後輩擔任刑部尚書有微詞,公孫浩覺得他自己無論是能力還是資歷都在李建之上,因此理應是他來當刑部尚書,讓李建去當刑部侍郎!
但他沒有想到公孫浩竟然被權力矇蔽了雙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