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通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正義凜然?同流合汙?,鷹視狼顧,張通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思沉吟了一會組織了一下語言向著楚知易說道:
“知易,大帥曾經說過做工作要講究方式方法,要注意影響不能搞的太過簡單粗暴,更要注意團結同仁,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
楚知易聞言微微當即點了點頭說道:
“大人你放心,我不會胡作非為的,我肯定是有了確鑿的證據再去向大帥參他們,我很瞭解他們,他們雖然表面上收斂了很多,但是資訊思索還是能夠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
“到時候人證物證據在,我量這幫人也說不出來什麼,只能老老實實的認罪認罰!”
古三思聞言也是有些頭疼,不明白楚知易是真的聽不懂自己的話,還是在這裡跟自己裝傻充愣!
想到這裡古三思也是繼續說道:
“楚知易,大帥說過穩定是最重要的,現在我們奉武軍奪取天下還不久,大帥從南巡迴來後,也馬上就要登基稱帝,所以在這個時候穩定是最重要的!”
楚知易雖然性格剛直,但是能夠走到今天這個位置,也絕對不是笨人,因此儘管古三思並沒有明說,但是楚知易也是從古三思的話語中,意識到了一些什麼,眉頭旋即皺了起來·······················
見到楚知易這個眉頭緊皺的樣子,古三思也是直接說道:
“知易,你有什麼想法儘可以直說,在我面前你不必藏著掖著!”
聽到古三思這麼說,楚知易也是不在隱瞞直接望著古三思講道:
“大人,你是否要我放過那幫胡作非為之輩?”
見楚知易說的如此直白,如此的不加隱晦,古三思雖然知道這就是楚知易的性格,但還是不由有些語塞,略微遲疑兩秒後,他嘆息一聲中說道:
“知易,你可知葉府一間供大帥休息的偏室中掛了什麼字?”
楚知易聞言有些意外,不知道古三思這麼說是何疑似,當即也是搖了搖頭說道:
“大人我不知道,我沒去過那間偏室,我只在書房中向大帥彙報過一次!”
古三思聞言也是起身,走到了屏風後的書桌旁,見此楚知易也是跟著古三思來到了書桌旁。
在楚知易的注視下,古三思也是揮筆潑墨寫下了四個大字,待到寫完古三思也是沉聲說道:
“知易,這四個字便是那間偏室中所掛之字!”
看著面前龍飛鳳舞,力透紙背的“難得糊塗”楚知易整個人也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見此古三思也是繼續說道:
“大帥的想法是好的,也是正確的,我們需要改革來解決財政問題讓國富民強,但是大帥現在有些操之過急,路要一步一步走,飯也要一口一口吃,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大帥稱帝創立新朝,只有這一步走完,那麼剩下的步驟才會變的更加名正言順···················”
“知易,我並不是要你放那些人一馬,我古三思也和那幫人勢不兩立,但問題是大帥現在要登基稱帝,所以目前朝局應以穩定為主,不應該大興牢獄,知易你想一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你若是執意為之,到時候弄的人心惶惶人人自危,豈不是壞了大帥的大事?”
聽到古三思這麼說,楚知易也是不由眉頭緊皺,開始在信中思考起了古三思的話。
感受著楚知易的態度已經有所動搖,古三思也是繼續趁人打鐵道:
“知易,古人云,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之所以傾頹也!”
“但是何為賢臣?何為小人?”
“朝堂之上沒有真正的賢臣,也沒有真正的小人,賢與不賢,小人與否有時候也由不得他們,你要記住易京朝廷只有一個人能夠呼風喚雨,這個人就是大帥!”
“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大局識大體!為大帥的雄心壯志添磚加瓦,盡一份綿薄之力!”
面對古三思這一番意味深長的話,楚知易也是有些想不明白古三思的意思,沉思了一會後說道:
“大人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您說的對現在朝廷的頭等大事是大帥登基稱帝,我不會貿然出手的!”
古三思聞言不由嘆息一聲他知道楚知易還是沒有放棄他的想法,但是楚知易能夠這麼做已經是做出了妥協,現在他唯一能夠的做就是慢慢潛移默化的改變楚知易的一些想法!
要不然以楚知易現在的性格,勢必要在如今的易京朝廷栽一個大跟頭,屆時甚至可能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