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通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師生情誼!,鷹視狼顧,張通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六月,十三日、酉時三刻 雖然已經是傍晚但是初夏的易京天色只是稍稍有些暗,而一輛馬車則是在幾名護衛的護送下,駛入了易京最負盛名的復興路。 復興路位於易京中心區域,自易京建城以來便是易京的核心區域,街面上有著很多的高檔酒樓,店鋪,因此奉武軍當年攻入易京後,包括崔紹在內很多奉武軍軍政大員,都是選擇在這條街上住了下來··················· 而隨著葉明盛帶領奉武軍一統天下,將大周的都城從洛安遷到了易京,易京也是成為了大周新的政治經濟中心,而復興路的位置也是水漲船高,成為了易京乃至整個大周地段最好的街道。 易京ZZ地位的改變,也是讓越來越多的高官聚集到了易京,如此一來他們的住宅便成了一個問題。 所以根據易京府衙最新的規劃,復興路上的商家要逐步轉移去厚德路,而復興路上原有的店鋪將逐步收歸禮部所有,被禮部改造成住宅,這些住宅禮部再將其進行統一的分配,你在易京就任時住在這裡,卸任的時候在將房子交回給禮部! 進入復興路後這輛被侍衛護送的馬車,便是來到了一處高門大宅前,隨著馬車停靠一個身材挺拔,相貌堂堂的中年人,則是從馬車中走了出來! 此人正是現任大周大理寺卿朱孝文,而他面前這座宅院正是易京赫赫有名的崔府,看著往日烈火烹油,人聲鼎沸的崔府緊閉房門,朱孝文也是稍稍有些不適應,旋即便是走了過去敲門。 隨著朱孝文敲動門環,門裡面便是傳來了班房的聲音, “貴客請回,我家老爺說了不見客!” 朱孝文聞言不假思索的說道: “我是朱孝文來見老師的!你替我通報一聲!” 聽到朱孝文的名字,門內再次傳來了班房的聲音。 “還請朱大人稍等,我這就去通報·······················” 大約小半炷香的時間後,崔府的打門緩緩開啟,崔府的管家崔澤向朱孝文躬身行禮道: “朱大人!老爺讓你去書房!” 朱孝文微微額首,便是跟著崔澤向崔紹的書房走去,而行走在崔府中看著一眾下人皆穿白衣,朱孝文先是有些一愣,然後才是想起了公孫巧晴自盡的事情,心中也是不由為這個可憐的女子嘆了一口氣。 因為已經有了崔紹的命令崔澤也是沒有在通報,直接便是將朱孝文帶進了崔紹的書房當中,推開房門朱孝文便是見到了自己的老恩師。 看著往日智珠在握,氣定神閒的老師,此時此刻坐在椅子上蒼老,落寞的樣子,朱孝文也是不由鼻子一酸,連忙躬身行禮感情真摯的講道: ‘老師!您要保重身體啊!’ 崔紹聞言勉強笑了笑說道: “孝文你放心!我這一輩子也算經受過一些風浪,現在這點事情還不至於把我這把老骨頭打倒!” 聽到崔紹自稱“老骨頭”朱孝文心中也是非常的難過,作為崔紹的學生,這些年來他一直是在崔紹的羽翼下成長,崔紹對他可以說是傾盡心血,用心栽培,讓當時三十剛出頭的朱孝文,便成為了遼陽按察司的僉事。 即便當年朱孝文因一些案子被葉明盛罷免,崔紹也沒有放棄他幫助他復出,因此朱孝文他也是非常感激崔紹的恩德。 而且因為朱孝文的父親在他少年時期便因病去世,所以在朱孝文的心中早就已經將崔紹這位對他照拂有加的老師當做父親一樣看待····················· 前段時間是朱孝文父親去世三十年的忌日,朱孝文已經好幾年沒回家祭拜父親了,所以這一次他便是請了個假回老家祭拜父親。 而他剛回易京經便是聽到了崔家的變故,所以就趕緊過來面見崔紹,看看自家老師怎麼樣了。 面對自己的學生崔紹顯然不想多提自己家的事情,所以崔紹也是話音一轉開口詢問道; “孝文,你家裡面的情況都好嗎?” “託老師照拂,我家裡面的情況都好!”朱孝文認真的說道: 他自幼父母便是雙雙因病去世,少年時期便是和妹妹寄居在大伯家中,而他大伯也對他非常照顧,供他讀書讓他出人頭地,因此在當官之後朱孝文也是非常孝順他大伯,當初朱孝文升任大理寺卿之後,也是想要把他大伯接到易京來。 不過老人家年紀大了故土難離,所以沒有答應朱孝文的請求,只是希望朱孝文能夠照顧照顧他堂兄弟,讓他們也吃上官家飯,朱孝文深知那幾個堂兄弟都是普通農家漢子字都認不全,按照正常情況根本不可能近府衙。 但是奈何有大伯的面子在這裡,所以朱孝文的也是破例將這幾人編進了按察司名下的差役當中。 然而他這幾個堂兄弟卻是挑肥揀瘦,嫌差役掙得少,而且抓捕犯人還要拼命,所以想讓朱孝文給安排幾個錢多事少,最好還能再易京當差的工作·······················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