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通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六十二章 總督父子!,鷹視狼顧,張通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對慕容倫心懷感激,但是幾十年宦海沉浮也是讓陸建朝意識到,慕容正山這封信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 隨著洛安朝廷的覆滅,慕容倫的去世,慕容家也是一改往日曖昧的態度,開始全面的倒向了奉武軍,並試圖在奉武軍現有的權力架構中尋求更重要的地位! 而奉武軍一向賞罰分明,有功便賞,有過便罰,因此慕容家想要尋求在奉武軍中更重要的地位,就需要為奉武軍建立一份大功勳!一份足以改變奉武軍現有權力格局的大功勳! 而放眼當今天下,北方已經被奉武軍完全統一,只有南方的幾個行省還沒有被奉武軍所攻佔! 所以留給慕容家建立大功勳的機會並不多了! 作為傳承數百年的世家,慕容家在淮南,川蜀都是有著一些政治影響力,有一些門生故吏,在淮南,川蜀任職,不過這些人都沒有擔任什麼重要職務,很難派上什麼大用場! 而最為富裕繁華的江南的可就不一樣了! 足足思考了半盞茶的時間,陸建朝向著面前的大兒子問道: “厚德,你對正山此次前來有什麼看法?” 面對父親的詢問,陸厚德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正山他此次是藉故來試探爹您的想法,看爹你是想要跟奉武軍戰鬥到底,又或者有其他的想法······························” 聽到兒子所說陸建朝神色顯露出一抹複雜,他也是同兒子陸厚德一樣的看法,覺得慕容正山此次前來,完成他父親慕容倫遺願給自己送東西可能是真的,但更大的可能是來試探自己看法的! 而對於奉武軍陸建朝心中也很是糾結,一方面理智告訴他,徐兆傑都能把江南折騰一個雞飛狗跳,要真是奉武軍打過來,既便江南有南江天險,也很難抵抗住奉武軍的兵鋒! 因此相比較於戰敗後在投降,自己還不如直接乾脆就投降,如此一來自己也能有更多談判的本錢,為自己爭取到更好的待遇,甚至不是沒有可能在未來奉武軍建立的新朝中佔有一席之地! 雖然理智上是這麼想的,但是陸建朝對於投降奉武軍心中多少還是有一些不甘的。 畢竟他經營江南已有十年之久,對江南也是有很深厚感情的,就這樣將自己辛苦經營的地盤拱手送給別人,陸建朝心中是很難接受的,而且他也習慣了江南的繁華,想要在江南了卻餘生。 而一旦投降奉武軍,那位葉大帥雖然也會給自己高官厚祿,但絕不會讓自己繼續留在江南·························· 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陸建朝雖然和奉武軍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但是彼此之間還是存在著一些小摩擦! 比如過去奉武軍一直都是向江南輸出商品然後賺取銀子的,不過由於當時慕容倫出任了洛安朝廷的吏部尚書一職,因此在慕容倫的影響下陸建朝的屁股也是坐在了洛安朝廷那一邊! 因此為了給洛安朝廷交納投名狀,陸建朝雖然沒有完全斷絕,奉武軍商品在江南的銷售,但是也大幅度提高了關稅,對奉武軍商品在江南的銷售進行了多方面的限制。 這直接導致原本能夠從和江南貿易中,每年賺取近百萬兩銀子的奉武軍,收入直接降到了二三十萬兩銀子! 為了這事雙方在外交上還起了不少的摩擦,甚至葉明盛也給陸建朝寫了一封親筆信,向陸建朝闡明利害,希望陸建朝能夠慎重考慮,解除對奉武軍的貿易限制,讓雙方之間的貿易聯絡回到正確的軌道中。 但因為當時陸建朝也比較看好洛安朝廷擊敗奉武軍,所以對葉明盛的信是置若罔聞,對於葉明盛給出的忠告也全都當成了耳旁風。 只是在幕僚王懷義苦口婆心的勸戒下,才是勉強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地方放鬆了一些限制,算是沒有完全把葉明盛的面子當放屁·························· 當初陸建朝原本對此還有些不以為意,覺得王懷義這是多此一舉,但是現在來看他卻是十分慶幸聽了王懷義的勸戒給了葉明盛一些面子。 雖然如此但是陸建朝也是有些擔心,覺得萬一葉明盛是一個記仇的人,被穿小鞋倒也就罷了,就怕葉明盛心狠手辣,對他們陸家上下幾百口人來個斬盡殺絕! 所以綜合這些因素考慮,陸建朝對於奉武軍是十分複雜的,陸厚德也是能夠感受到父親的想法所以遲疑片刻建議道: “爹,正山這次前來雖然是以個人名義為私事而來,但是我想他此次前來應該是有著奉武軍的授意,甚至可能直接代表那位葉大帥,所以我想正山可以來試探我們的態度,但我們也可以藉此試探奉武軍的態度!” 此話一出陸建朝不由眼前一亮連連點頭說道: “厚德你這個建議很好!就照這個建議辦!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