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通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四十四章 開拓財源!,鷹視狼顧,張通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幽燕,京門縣 京門原本只是幽燕境內,一個普通的靠海小縣城,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縣裡的百姓也都主要從事鹽業,漁業等相關產業··················· 然而在京門從事鹽業這種在封建社會,屬於暴利行業的百姓多達數萬人,但是因為官商勾結鹽幫橫行霸道,普通鹽業工人在剝削之下,日子依舊十分貧困,只能掙扎乞活。 除了剝削鹽業工人外,由鹽商和鹽幫,官員組成的利益團體,為了獲取高額的經濟利益,不惜囤積居奇,讓幽燕的鹽價常年保持高位,由此這些人是賺的盆滿缽滿,但是普通老百姓卻是吃不起鹽,導致身體出現問題,很多人都是由此丟了性命 而隨著奉武軍入主京門之後,在葉明盛的雷霆手段之下,奉武軍一舉掃平了為害一方的鹽幫和不法鹽商,為鹽業樹立了公平公正的規則,提高了底層鹽業工人的待遇,保護了中下層老百姓的利益。 除此之外第二製造局的工匠們,也是透過對製鹽技術的革新,大幅提高了鹽的產量,增加了市場的供應,利用市場和行政手段雙向並進的策略,把市場上居高不下的鹽價打了下來,讓整個幽燕的百姓都能吃到價格合理的平價鹽。 而除了鹽業之外,葉明盛也是看中了京門的地理位置,準備在這裡修建港灣,給當地造船業提供小額貸款等方式,大力推動當地造船業的發展。 隨著這些政策的多項並舉,京門縣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就是變的生機勃**來,所有人都在憧憬著美好的未來,而就在今天數千奉武軍的進入,卻是打破了小縣城的平靜。 “卑職京門縣令王泉見過大帥!京門縣團練使沈貴見過大帥!” 一位中年文士和一個絡腮鬍大漢,有些誠惶誠恐的走到葉明盛面前跪下行禮道: 就在昨天深夜的時候,王泉和沈貴兩個人才是接到了上面的命令,說葉明盛要來京門縣視察,並且告訴他們兩個,葉明盛此次出訪要求低調,還要看最真實的情況,所以不讓他們兩個做什麼特殊部署························· 當時雖然已經是深夜了,但是得知葉明盛要來的訊息,這兩個人哪裡還坐得住,當即就是連夜聚在一起商議對策,然而商議了半夜,這一個縣令一個團練使,也沒有什麼頭緒,只是覺得葉明盛此次來京門縣,很有可能是要來視察當地的鹽業,以及當地的團練情況。 對此雖然上面告訴這兩個人不要做什麼佈置,但是這兩個人是連夜召集人手開會,確保明天葉明盛來視察的時候,不會出現任何的疏忽被葉明盛責難,當然如果能表現優異被葉明盛表揚那自然是最好的了。 看著面前二人略顯疲憊的神色,葉明盛雖然表面上沒有說什麼,但是心中卻是微微搖了搖頭。 京門縣是他為冀豫制定的發展計劃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基於此即便在奉武軍財政困難的時候,葉明盛也是咬緊牙關為當地的造船業提供了貸款。 這一次突訪葉明盛,也是聽聞京門縣發展的不錯,所以想要看看京門縣的發展成果,因為想要看到真實情況,而不是一些表面花團錦簇的樣子工程,所以葉明盛是特意命令布政司,提前一天告訴京門縣,自己過來視察的資訊······················· 但是從這兩個人神色就可以看出來,知道自己過來視察的訊息後,這兩個人怕是一夜沒睡覺,連夜佈置為自己到來做準備,雖然多少有些失望,但平心而論葉明盛也能理解這兩個人,所以葉明盛也沒有多加斥責,只是讓兩個人站起來,在前面帶路為自己介紹當地的發展。 雖然葉明盛此次視察京門縣的主要目的,並不是來視察當地的鹽業,但是葉明盛還是把鹽業當做自己視察的第一站,畢竟鹽業是京門縣最大的支柱產業,全縣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從事著跟鹽業相關的工作,在奉武軍轄區內佔據著將近一成的市場份額。 從王泉的口中葉明盛得知,京門縣的鹽產量相較於過去已經翻了一番,並且根據布政司的指導意見,京門縣的鹽業還在持續的擴大規模,力爭在三年時間裡,將產能再翻一倍,對此葉明盛也是肯定了京門縣官府,在推進鹽業發展所做出的努力。 除了聽取王泉等人彙報外,葉明盛又作出了一個突然之舉,他在視察鹽場觀摩工人制鹽的時候,突然就是在鹽場上“抓壯丁”,找到幾個一線工人,想要聽聽這些人的看法。 在得知是奉武軍大帥葉明盛在向他們問話後,這些鹽場的一線工人都是非常激動給葉明盛跪了下來,雖然他們受教育程度不高,沒有讀過什麼書,但是他們都知道是葉大帥掃清了,騎在他們頭上為非作歹的鹽幫和不法鹽商,讓他們這些苦命百姓有一碗安穩飯吃·····························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