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部分,玄江湖,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秦瓊道:“叔寶賢弟,如今我將這些事給李少俠聽,其實也是要拜託你向張大人捎信,我要上瓦崗寨去了!唉,我李密自從追隨楊玄感起義失敗以後,流浪江湖,雖受盡磨難,卻並未消磨掉我內心鼓盪的英雄之志。我冒著橫屍江湖被朝廷千刀萬剮之危險,早已不會再接受昏君楊廣的半分俸祿。”言畢,轉過頭望著漸明的東方,放任淡淡的晨光照著自己堅毅凝重的神情。
秦瓊頭,嘆道:“既然您有如此決絕之心,我一定會如實向張須彌大人稟明。李先生,當今世上如您這般文武全才之人少之又少,不能為朝廷出力,是朝廷的損失。既然天已明,在下就告辭了!今後如需幫助,儘管言明,一定全力相幫。”言畢站起身來對朱山河道:“李先生此去瓦崗寨路途兇險至極,就拜託您照顧了。”
朱山河微微一笑道:“秦老弟且放寬心。呵呵。。。。。。本來老夫想借此次泰山盛會,力薦李密李先生出任江湖盟主,但李先生拒絕了老夫的好意。起先,老夫以為李先生或是瞧不上江湖盟主之位,直到他闡述了英雄之志後,老夫這才曉得江湖地位再高,卻也無法拯救黎民百姓於水火之中。看來只有改換廟堂,另立朝綱才可使天下重歸盛世。哈哈。。。。。。老夫向來敬重有鴻鵠之志的人,如今這樣的英雄就在眼前,老夫豈能不照顧的周到!
秦老弟,咱們雖然相處不過三五日,但你的英雄氣質已讓老夫折服。此地一別,或許經年,也不知何時再相見。如今你要離去,老夫也只能將一些心裡話如數道出。”
秦瓊道:“還請朱老前輩教誨。”
朱山河謙讓道:“教誨不敢當。”頓了頓才道:“如今的大隋王朝已是千瘡百孔,秦老弟身在朝廷,不惜性命為朝廷東征西討,所見所聞,想必比我這個江湖草莽看得更清楚吧?”秦瓊默然,淡淡道:“朱前輩的意思。。。。。。”朱山河沉聲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良鳥擇木而棲,翔龍歸海才是王道。既然你是英雄,為何不。。。。。。”朱山河一語未畢,秦瓊臉色早已變了,唿地站起身來,搖了搖頭。
秦瓊陰沉著臉道:“朱老前輩不必了。您與李密先生是在下敬重的人,先前無論是誰了些不利朝綱穩定的話,我只當是酒後閒聊。但要我現在放棄朝廷而去,可是萬萬不能!”著,對朱山河與李密躬身施禮道:“既然先生下定決心不重歸朝廷序列,在下就此告辭了。”
他沉著臉走出幾步,突然回頭拉著李玄的手道:“今日能相識李兄弟這樣不凡人物,榮幸之餘,卻為何總感覺話沒夠呢!倘若是兄弟願意,可否上馬送哥哥一程?”
李玄見秦瓊走就走,毫不拖泥帶水,知道朱山河雖是一番好意,卻已觸動了秦瓊的底線。他起身向朱山河與李密抱了抱拳,起身與秦瓊出了莊門往大路方向而去。
此時初醒的晨光照著四野鋪陳的白霜,銀色淡淡,密林已經遮擋不住,無奈中召喚著輕紗樣的薄霧,裹緊大地。李玄暗暗打量著秦瓊,見他輪廓清晰的臉上始終保持著剛毅的神情,心下暗道:“此人受命四處征討義軍,雖殺人無數,或許是因揹負王命,不得已而為之吧是聽人他為人正直、孝順,一直以來為了報答張須彌的重用恩情,不得不痛下狠手,難道他心中有不為人知的苦衷麼?”
秦瓊與李玄並轡而行,並沒有注意李玄在暗暗觀察自己,一路只怔怔地望著遠方,似乎心有所屬,待轉過密林,這才緩緩問道:“李兄弟也是初次見到李密先生吧?”見李玄頭,追問道:“你感覺此人如何?”李玄淡淡笑道:“山高水深,人面人心,初次相見,極難定論。不過,李密儘管自詡有英雄之志,弟卻覺得他難成大事。”秦瓊聞言一怔,面現敬意問道:“李兄弟如何看得出?”李玄沉吟道:“這只是我的感覺而已!就像我第一次見到李世民,不知為何總覺得他有帝王之相一樣。”秦瓊道:“你見過二公子李世民?你覺得李密不如二公子李世民麼?”
李玄頭道:“李密先生了半天,其實除了對天下大勢、江湖恩怨瞭如指掌外,所提到的‘天下大計’不過是顛覆朝綱、換個廟號而已。嗯,他縱然文武全才,甘願捨棄爭奪江湖盟主的計劃,但若心底總念念不忘江湖幫派恩怨的瑣碎雜事,那麼‘天下大計’註定將是拼湊的夢想。只有夢想而無理想,只有計劃而無規劃,豈能成就王道?”
秦瓊沉吟道:“如此來,二公子李世民有理想又有規劃麼?”
李玄頭道:“確實如此。二公子李世民的理想便是偉業之道,而規劃中的最重要部分便是待人八條。”
秦瓊奇道:“偉業之道或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