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沁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1章 張璁施政,大明宮謀,地沁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轉眼間京城就到了春暖花開的時節,慈壽皇太后自從交出後宮的掌管權後,她也就自己下令關閉了慈寧宮,不再理後宮之事。

陳皇后接管後宮之初還是出現了一些忙亂,好在有太監總管孫彬的全力輔佐,並沒有出現大的亂子。這種情況並沒有維持多久,陳皇后也就把一切都摸清了。當然這期間也不乏一些心大而又被人利用之人出來挑刺,但都被陳皇后躲過了。

陳皇后獨掌了後宮,那坤寧宮裡的首席女婢楊金英在後宮的威望也是與日俱增,雖說沒有當日的王玉珍那般的榮耀,但也是擁有了一部分自己的心腹。

張璁自任首輔大臣後,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使戶部國庫裡的銀子多起來。嘉靖帝自率兵親征韃靼人一役已使國庫銀子告罄,若是再不補充,恐怕朝中官員的餉銀俸祿都會發放不下去了。這也是當初嘉靖帝啟用張璁的原因之一。

張璁並不能猜透嘉靖帝的這一層心思,但他受封於首輔大臣後,也是急於地想盡快的幹出成績來,讓其他大臣們信服。而想在短時間內出成績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張璁思謀再三,決定還是從自己熟悉的地方著手。

催收、追收全國各地貪沒的田賦銀兩就成了張璁要乾的第一件事。這恰巧與嘉靖帝所想的不謀而合。

張璁再一次坐陣戶部,只是這一次與上一次不同。上一次張璁只是一個配角,甚至在嘉靖帝那裡都沒有掛上名號,而這一次卻不同了。追繳全國內那些被貪沒的稅銀,這是從那些人口裡奪食,且那些能貪沒稅銀的人那一個又是省油的燈,不說他們的官階,就是在當地都是有一定勢力的人,稍有不慎都會引起軒然大波,更有可能讓那催收稅銀的人丟掉性命。

張璁是明曉這個事情的嚴重性的,他倒是不在乎那催收稅銀人的性命,但這樣會影響全國收繳貪沒稅銀的程序,這是張璁萬萬不能答應的。

現在的張璁是首輔大臣,他是有權力調動各部的人馬的。張璁把吏部、兵部兩位尚書都召集到了戶部。

“各位尚書大人,此次全國範圍內清收、追繳罰沒的稅銀事關我大明朝國運的興衰,必須引起我們各部的高度重視,而且還要通力的合作,竭盡全力的去完成。”張璁喝著戶部尚書梁材特意泡的一壺茶,對在坐的三位尚書大人款款而談,雖說語氣平緩但那詞意卻是犀利的,聽在三位尚書的耳裡顯得是那麼奪人魂魄。

吏部尚書桂萼是這一次唯一沒有撤換的尚書,再加上原來因“大禮儀”之爭時,與張璁二人都是同一陣線的,且在南京時就結下了一定的友誼,現在張璁初任首輔大臣,他肯定是更要與張璁打好關係的,“既然張首輔大人下定了決心來啃這塊硬骨頭,那我吏部自當是會全力配合的,明日,我吏部就會依據張首輔大人上次所查證的官員名單,下發官府牘文,該免的免,該調離的調離,為後續收繳稅銀掃清障礙。”

桂萼說完後,並沒有人接話,一時間顯得有些冷場。戶部尚書梁材和兵部尚書李承勳也知道這個時候是臨到該自己表態了,只是他們也不是今天才混官場,這剛上任就斷人財路的事而且還是全國範圍內地轟轟烈烈的去做,他們還真是怕成了眾矢之敵,引得這些人群起而攻之,那時恐怕自己剛得來不久的尚書位置也不保了。

張璁見吏部尚書桂萼說完,那戶部和兵部尚書二人還是沒有表態,他心中就有些不高興的了。“梁尚書、李尚書,本官知道你二人現在所想所思的是什麼,但你們也別忘了,我們都是新履職的官員,若是不能儘快的在現在的位置上幹出成績來,恐怕我們都會成為一個匆匆地過客。而要想幹出成績試問還有比現在收繳稅銀的事更能讓皇上記在心裡的嗎?當然本官並不會強迫你們的,到時候各部來戶部要俸銀時,你也就別去找本官,也更別去找皇上;至於兵部的李大人,那就更好辦了,兵餉的事你們也就自已解決吧。”

張璁也是被這二位尚書給激怒了,發了一大通牢騷,而且還是威逼利誘齊上。

張璁真是不明白這二人是怎麼坐上今天這個位置的,難道他們不明白富貴險中求的道理?

“首輔大人需要我們怎麼做,你儘管吩咐吧。”李承勳和梁材被逼到這份上也不得不表態,但那意思還是一切以你首輔大人為主,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

“既然二位這樣說,那本首輔也就不客氣了。戶部尚書梁材速從你部抽調人員下派到各布政使司,同時通令各布政使司戶部所屬衙門下派人員駐各府、州,府州派員下駐各縣,期限為兩個月,必須完成所有的徵收工作;在這個過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綠帽公

水刀伐木

回到古代當皇子

馬猴燒酒

龍圖風雲錄

越小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