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沁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3章 張璁二次被免(三),大明宮謀,地沁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左武右,魚貫而入地走進了金鑾殿。

張璁是首輔大臣,他站在左邊的最前面,也是離皇上龍椅最近的地方。

嘉靖帝在禮儀太監的引導下走上高臺,在龍椅上緩緩地坐了下來;與往日不同的是太監總管孫彬也是緊隨嘉靖帝的身後,站在了龍椅的前兩米地方的左側。

孫彬自任太監總管後,與禮儀太監同時出現在嘉靖帝的早朝上也是曾經有過的事,只是每一次這孫彬出現時,這早朝之上嘉靖帝都是頒佈重要的旨諭。

站在下面的朝中大臣來不及猜測馬上將要發生什麼樣的大事,就見嘉靖帝已在高臺上的龍椅上坐定,“吾皇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般的朝拜後,朝上的大臣才在嘉靖帝的一聲“平身”中站了起來。這時眾大臣也是再沒有時間考慮早朝上的異變了,因為禮儀太監的那一聲“有本上奏,無本退朝”聲又響起來了。

兵部尚書李承勳見左右的大臣都沒有什麼欲動的表示,他便越眾而出,行禮畢後奏道:“皇上,臣有本奏。昨日北方邊境來報那韃靼人在遭受皇上親征的打擊後,消停了近兩年,現在又有小股的韃靼人開始越境襲擾。”

“可曾有邊民死亡?損失多少?”嘉靖帝聽到北方的戰事又起,他的心就疚了起來。

“每次韃靼人深入都是在百里左右,數次下來,我邊民已是死亡達數千人,損失牛羊馬匹達萬頭。”李承勳如實稟報。

“什麼?小股的韃靼人襲擾竟造成這麼大的損失,那邊兵都到哪裡去了?是不是一見韃靼人就逃跑得無形無蹤的了?”嘉靖帝沒有想到朝廷每年花費那麼多的銀兩養的邊兵竟然抵不住小股韃靼人的侵襲,他能不怒嗎。

面對嘉靖帝的質問,李承勳也是無話可說,他只能是站在那裡,一句話也不敢再說。李承勳得到的邊軍報訊上說邊軍的兵晌已是拖欠了有半年了,邊軍現在是兵無鬥志,馬無細料。這也就是今天李承勳在眾大臣看出朝殿上有變時都不敢上奏時他卻越眾而出的原因。

現在的嘉靖帝已經發怒了,這後面的話李承勳是更不敢說出來的了。朝堂上一時陷入了沉寂中。

“還有哪個部有本上奏?”孫彬打破了沉默。他這一次沒有說“有本上奏,無本退朝”,孫彬知道眾大臣若是沒有本奏了,今日也是不會散朝的。

兵部尚書李承勳一上本就被嘉靖帝劈頭蓋臉地訓了一通,大家也都是深緘其口;不過在眾大臣的心中都認為這是因為李承勳上的奏本內容煩人心的原因。戶部尚書梁材想讓嘉靖帝心情舒暢起來,從而博得嘉靖帝的賞識,他也是在大家的錯愕中從左邊的人眾中走了出來。

“皇上,戶部在首輔張璁大人的協助下,現在已將黃河賑災的銀兩備齊,請皇上批准下撥款項和數目。”梁材說著的時候就從衣袖裡把奏摺掏了南來,雙手貢上。

嘉靖帝一聽戶部尚書梁材在上奏時把張璁扯出來,大有討好首輔大臣的意思,他臉色就不霽,但因剛才已對兵部尚書李承勳叱責了一通,現在若是對戶部尚書梁村再譴責,恐有阻塞言路之嫌。

“賑災銀兩下撥容易,梁愛卿可有什麼預防良策,能確保不再出現前兩個出現的貪沒賑災銀兩之事?”

“這個,這個,……”梁材是“這”了半天說不出來。在梁材的心中查處貪官汙吏、甚至考核官員都是吏部的事,這戶部是無法插手的,若要戶部插手那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的了。

“沒有想到是吧?”嘉靖帝都想站起來去抽這梁材兩嘴巴,溜鬚拍馬會,幹起實事來一個個都是搪塞疏遠了事。

嘉靖帝到底還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沒有隨性而為。“那就想好了再下撥下去,否則朝廷有再多的銀兩也是不夠的。”

今日早朝上無論是報喜還是報憂都沒有一個落到好,現在的早朝上大臣們都怕被嘉靖帝盯上。

“怎麼都沒有話說了嗎?”嘉靖帝掃視一遍站在下面的各位大臣,見他們一個個的低著頭,心想:這就是大明的股肱?一個個自私自利、老氣橫秋,看來真是到了該變的時候了。

“既然眾位愛卿沒有話說了,那朕就說說。”嘉靖帝說到這裡就停住了,他在下面的大臣們臉上一個個地掃了一遍。這是給他們一種威懾,使這些人不至於在後面自己在說出要說的話後引起騷動。

“昨日,朕召首輔大臣張愛卿進宮商討朝中事宜,張愛卿在針砭朝中詬病時也是深惡痛絕,他在獻出改變良策後,也是高風亮節地主動請辭首輔大臣之職。朕原本還以為是張愛卿言過其實了,也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綠帽公

水刀伐木

回到古代當皇子

馬猴燒酒

龍圖風雲錄

越小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