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沁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6章 京師之殤(二),大明宮謀,地沁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愚不可及。”嚴嵩很是鄙視看著丁汝夔說,“民眾皆未開智化,若是沒有象你這樣的人慫恿,他們又知道什麼,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況是他們那些愚民。”嚴嵩此語不為不毒,若嘉靖帝真採用了嚴嵩所獻計策,而最後激起民變,那今天嚴嵩在這裡已是埋下了伏筆,皆為象丁汝夔這樣的人所慫恿導致。
這也是嚴嵩為以後自己在推脫罪責後而能嫁禍他人,排除異己找到的理由。
朝殿上的文武大臣們剛開始也是如丁汝夔般,不能接受嚴嵩的這種方法。京師畢竟不是其他一般的地方,此乃皇城,是天子腳下。若是在其他邊陲之地,為了朝廷捨去十個這樣的城池也是不足為奇。
經嚴嵩與丁汝夔這般在朝殿上的一番爭執,其他的文武大臣也就是不再想言語了,有一部分人在心中甚至有些接受了嚴嵩的觀點。他們現在開始擔心起自己的家眷。
文武大臣們的家眷都是在京師城內,若是捨去了京師城,自己的家眷會不會受到威脅,財產會不會受到損失,這現在變成了這些個大臣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也成了大家能否同意嚴嵩所說的這種方法的唯一因素。
“皇上,臣至所以想到放棄京師城的守衛,其實際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三路援軍遲遲未能抵達京師,這也不能不讓人懷疑是他們故意懈怠,以求儲存實力。三路大軍雖說是外駐京軍,但也是有很多將領的家眷和族人在京城內,若是我們不死守,佯裝城破,那三路大軍為了保護他們自己家族的財產也是會衝破阻擊的。”
嚴嵩說了這麼多見嘉靖帝還沒有表態同意,他又增加了一份籌碼。這也是嚴嵩當日為什麼建議斬殺仇鸞族人的原因。原本是想威懾三路大軍的將領,可是卻沒有想到激變了仇鸞,使他直接投靠了韃靼人。
嘉靖帝本來就有些心動了,經嚴嵩再如此這般的巧舌利簧一番,便是說道:“京師禦敵應變之事朕就交由首輔大臣嚴愛卿和兵部商議共同辦理此事。”
嘉靖帝也非無能之輩,他心中也是十分地清楚丁汝夔所說非假。只是目前看來京師的京軍守一個京師顯得薄弱,但若是守一個紫禁城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再說把紫禁城裡的糧草備充足了,堅持個二三年是沒有問題的。
嘉靖帝想如嚴嵩說的這般做了,但這個罪名嘉靖帝是絕不能背的。所以嘉靖帝讓嚴嵩自己去辦。
嘉靖帝丟下這話就退朝走了,留下嚴嵩和滿朝的文武大臣傻愣在那裡。
嚴嵩還是低估了嘉靖帝的智商,他此時開始對嘉靖帝警惕起來。
文武大臣們明白嘉靖帝是放棄了京師的百姓,他們現在只是擔心自己的家眷和財產的安全,所以他們都留了下來,想看一看嚴嵩是如何安排的。
這些滿朝的文武大臣雖說平日裡都懼怕嚴嵩的權勢,那是因為他們捨不得自己手中的權力,而現在若是這一點都受到了威脅,他們也就再沒有什麼顧及的了,這一幫人若是聯眾起來,其勢力也是不容小覷。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嚴嵩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特別是現在嘉靖帝把此事交給了自己親辦,是更不能在此時把朝殿上的這些文武大臣給逼得沒有了活路。
“丁尚書大人,皇上的意思你也是明白的了。這把京師的守衛撤回到紫禁城就由你去辦吧。”嚴嵩這是要把丁汝夔架到火堆上燒烤,到時候他嚴嵩也可以推脫說這放棄京師守衛的命令不是他下的。
嚴嵩說完這話後也就邁步朝乾清宮金鑾殿外走去。
“嚴閣老,你就這樣走了?”吏部尚書夏邦謨率眾攔在了嚴嵩的面前,阻住了他的去路。
嚴嵩裝出一副不明所以的樣子問道:“各位大人可是還有什麼事?”
夏邦謨見嚴嵩那醜陋的嘴臉恨不得上去抽他幾耳光。
“這京師放棄了,不知嚴閣老將如何安置自己的家眷?”站在夏邦謨身後的一大臣問道。
“哦?這事呀,本閣老也正好問問大家可是有什麼良策。”嚴嵩一副虛心請教的口吻問著。
“偌大的京師也只有紫禁城這一塊地方了,那當然是搬進紫禁城了。”仍是站在夏邦謨身後的大臣叫著。
“這到是一個好辦法,只是沒有皇上的詣旨,擅入紫禁城那就是謀反,這個罪名可是不小的,是要全家抄斬的。”嚴嵩提醒那些站在自己面前的大臣們。
“那,那就讓皇上下個旨不就是了。”有大臣在後面小聲地說著。
雖說那聲音有點小,但站在前面的嚴嵩還是聽得見,“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只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