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沁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9章 邊關升狼煙,大明宮謀,地沁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貴妃死了。這訊息在坤寧宮也是被封鎖得死死的,也只是有那麼兩三個人知道。這幾個人不能壞了方皇后的大計,只有等方皇后找到曹貴妃的罪證後,到那時她們才能卸下那壓在心中的包袱。

方皇后在為後宮的事忙,而嘉靖帝則在為朝廷的事忙。大家都是各忙各的。

嘉靖帝經楊金英之事後也是心性大變,不僅易怒,急躁,而且更是專橫霸道。這一日早朝,嘉靖帝也就是剛剛坐下,還不等身旁的禮儀太監說話,嘉靖帝就自己開口說道:“眾愛卿有事就快快奏來。”

吏部尚書夏邦謨聽嘉靖帝這樣說,又怕象前幾日一樣失去了進言的機會,匆忙間也就越眾而出,只是當他面對滿朝的文武大臣投來的目光時,他才又生出一絲膽怯,也是不由自主地往嚴嵩那邊看去。

嚴嵩自首輔大臣夏言被革職後,嚴嵩加少保、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入閣。此時的嚴嵩在朝中已是一手遮天,朝中凡是與他意見不合者皆受到打擊和排斥,輕者丟官革職,重者下獄或發配充軍。

嘉靖帝從東廠處也曾獲知嚴嵩一些事情,只是嘉靖帝認為只要嚴嵩對朕忠心,至於在朝中排除異己也是無厚非之事,那朝那代那一個權傾朝野之人不是如此行事。走了一個嚴嵩再來一個李嵩,該會如此,又何必呢,且還不知那新上任之人是否真心對朕忠誠。

嘉靖帝的權謀之術是用人要疑,而疑人也是要用的。在這朝殿之上對嚴嵩的勢頭該打壓還是要打壓一番的。

現在嘉靖帝見吏部尚書夏邦謨在呈奏之前還要看嚴嵩一眼,嘉靖帝心中就更是不舒服,臉上也不由露一縷怒氣,“夏愛卿,朝殿之上有事奏事,豈能顧及他人意願。”

見嘉靖帝臉有怒色,也是激起了夏邦謨的一股膽氣,“啟奏皇上,那韃靼人一直在邊關頻繁生事,巧取豪奪,近來我天朝關閉馬市後,更是大軍衝破邊關,燒殺搶掠,無惡不做。”

嘉靖帝剛才怒斥夏邦謨的猶豫不決,雖是鼓勵他講出真情,但嘉靖帝也是沒有抱多大希望,畢竟嚴嵩的臉色不慍不怒,那意思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夏邦謨又焉能不知。當然嘉靖帝也沒有想到會有如此這般嚴重的軍機大事。

一直以來韃靼人在邊關生事,摩擦不斷這是常有的事,可衝破邊關,這也就不是小打小鬧的了。嘉靖帝臉一下子陰沉下來。

“兵部尚書丁汝夔可在?”這事本應由兵部尚書呈奏,現在卻從吏部尚書口中說出,這不是在其位不謀其政,亂套了嗎。

嘉靖帝含怒點明兵部尚書丁汝夔,數息之間卻不見朝殿上無任何聲息,這時嘉靖帝才發現朝殿上並不見丁汝夔的身影。“兵部的人呢?”

嘉靖帝點名兵部,那兵部左侍郎翁萬達才顫微微走出來,“啟奏聖上,丁汝夔今日告病缺朝。”翁萬達說完這話時還特意用眼光向嚴嵩掃去。那意思很明白丁汝夔是向嚴嵩這個首輔大臣告過假的,而現在嚴嵩卻不出面說明此事,實也就是想借嘉靖帝之手來整治丁汝夔。

嘉靖帝明白兵部左侍郎翁萬達的那一瞬目光的轉移也就是做給自己看的。嘉靖帝雖明白了這一切,但現在在氣頭上的他又怎能顧及這些小事。

“韃靼人衝破邊關之事,兵部何為不報?”

瞞報軍情乃是殺頭滅九族之罪。此罪名一旦坐實,且不說兵部尚書丁汝夔的頭不保,那他們這左、右侍郎也是到午門外斬頭之罪。翁萬達嚇得雙膝一軟,“咚”的一聲跪了下去。

“聖上,”

“皇上,”嚴嵩見翁萬達被皇上之威嚇得跪了下去,就知道事情是再也瞞不住了,在翁萬達剛一開口他就直接出言給打斷。

“兵部上報的軍情經閣老們醞釀斟酌,現在南方邊境形勢也不穩,不可貿然從中原調兵到北方拒敵,否則也會引起南方動盪。”嚴嵩振振有詞地說道。

嘉靖帝想到嚴嵩所說乃是實情,那心中的怒氣便是順暢了許多。“那依嚴愛卿所言該如何處置此事?”

“皇上,臣已以閣老名譽責成大同邊境守官仇鸞集中兵力全力拒敵。不日邊關捷報一定會回傳京城。”嚴嵩一下子把所有的責任全推到了邊境守備官的身上。勝是他嚴嵩排程有方,敗是邊境守官調配不當、拒敵不力。

“我朝皇城由南遷到北,皆是考慮北方戰事頻繁,便於排程。此事萬萬不可掉於輕心。”嘉靖帝也是又慎重告誡嚴嵩一番。

“皇上所慮甚是,臣會讓兵部尚書丁汝夔督促大同守備仇鸞完成調集之事。”嚴嵩此言不僅把自己從此事中摘扯出來,而且還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綠帽公

水刀伐木

回到古代當皇子

馬猴燒酒

龍圖風雲錄

越小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