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沁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7章 謀劃營救,大明宮謀,地沁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嚴嵩這樣問,那剛才進來的管家就知道老爺是把自己當成了大公子,他是趕緊說道:“老爺,是我。”別看剛才管家在大理寺寺卿面前那般的不可一世,可回到嚴府後他也就是一個有身份的奴才,他是必須得把尾巴夾起來做人。
嚴嵩聽聲音是管家,這才抬起頭來,“怎麼是你,大公子呢?不是讓他來見我嗎。”
“老爺,我沒有把大公子接回來,大公子還在大理寺。不過老爺放心,我跟大理寺寺卿說了,若是府上的大公子受到一點委屈,嚴府是饒不了他們。”管家最後這一句話也就是想在自家老爺面前表表功,減少老爺心中的不滿,否則眼前吃虧的還是自己。
本來慢不經心的嚴嵩聽管家說沒有把大公子接回來,那心中就是一緊。管家原本以為會被嚴嵩謾罵一頓的,可是卻見嚴嵩是什麼話也沒有說,而是在那裡沉思起來。
一個管家又怎麼能與一個大明相閣的心思同等。
嚴嵩此時心中不是沒有怒氣,而是他沉得住氣,能透過表象一些東西來尋找到那隱藏在後面的危機。一個大理寺的寺卿在見到自己的名牒後而不放人,那這後面所潛藏的東西是絕對不能輕視的。
嚴嵩沒有發話,這管家也是不敢退出書房,只能是提心吊膽的站在那裡。
“大公子是因何事被那海瑞送進大理寺的?”嚴嵩問管家。
嚴嵩把朝中所有能有資格與自己為敵的同僚都在心中過了一遍,可仍是找不出頭緒來。這時嚴嵩才想起來還沒有問大公子是為什麼被海瑞送到大理寺的。這不是嚴嵩思維不夠嚴密,也不是他粗心,而是這要整治一個人的事由往往與整治人的本相毫無關聯。這是嚴嵩的慣性思維。是啊,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又怎可能分析出什麼東西來。
嚴嵩是實在想不到自己的這一次敵人是誰,他也就才有了剛才這麼一問。嚴嵩問出這話時,想從此事中找出原因他自己都對此事不抱任何的希望。
嚴嵩此時能這般的語氣平和地說話,按照往常的慣例嚴嵩是不會對管家發脾氣了,現在管家是徹底的放下心來。
管家把自己在大理寺時的所見所聞詳細地向嚴嵩講敘一遍。
嚴嵩聽完心中才恍然大悟,難怪自己把朝中同僚都過濾一遍還是找不到敵人,原來這一切都是一次偶然。嚴嵩想明白這一切,心中到是輕鬆了許多。
“你先下去吧。”嚴嵩把管家的發走。
幾句戲言而已,若不是碰上海瑞這個傻子,這後面的一切都不會發生。事情的表象本來很淺顯,只是因為面對事情本相的人思維太過於複雜,才使得事情變得雜亂而撲朔迷離。
嚴嵩想明白這一切,心情也就輕鬆下來。只要朝中與自己一般權重的大臣沒有盯上這事,海瑞一個小小的戶部主事是翻不起什麼大浪的,也就是蚍蜉撼樹,那一切都不會脫離嚴嵩的掌控。嚴嵩是有這一番自信的。
自己的大公子被人送進大理寺,這畢竟不是什麼好事,說不定還會成為同僚們暗中的笑柄,可嚴嵩現在所要謀劃的就是把這壞事變成好事。這樣才能顯示出他嚴嵩的超人才智來。
嚴嵩想明白這一切之後,現在他到是不急著把自己的大公子從大理寺裡放出來了。
嚴嵩象往常無事一樣的在嚴府中走動。這令管家有些看不透。
第二天,嚴嵩走進閣老院時,他就感覺到了一些同僚那看他的眼光與往日不一樣,那目光後面的潛臺詞嚴嵩是明白的,無非也就是想看自己丟臉的笑話。這無傷大雅。謀大事者又豈在乎這一城一池的得失。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嚴嵩所期望的那借此事跳出來的政敵並沒有出現。嚴嵩自己都有些耐不住了,因為關在大理寺的人畢竟是自己的兒子。
這一天,管家又從大理寺探視嚴世藩回來。
管家來到嚴嵩的書房,“老爺,大公子要老爺快把他放出來,他說他在裡面受不了了。”管家也不明白嚴嵩明明可以把自己的大公子放出來而為什麼不放。
“時間已過去十天了,是該把大公子放出來了。”這話嚴嵩象是自言自語地說著。嚴嵩在管家進來之前也是在考慮著這個問題。
沒有人借自己兒子這事跳出來指責自己,這不能說自己在朝中沒有敵人,只能說這些敵人圖謀的更大更多,也更陰險更狡詐。我不動敵就不動,那現在自己只能是引蛇出洞了。這就是剛才嚴嵩想到的方法。嚴嵩是絕不會把此機會讓它白白地浪費掉。
嚴嵩此時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今天他在朝臣們上疏嘉靖帝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