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沁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章 獨攬朝政,大明宮謀,地沁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禮部大翰林院主持的“大禮儀”之爭的辯論為期半月圓滿地結束,張璁、王瓚等人以犀利的語言,有理有據地論證,使全朝官吏都認識到嘉靖帝入繼大統非人之後的重要『性』。
至此,禮部行文告知天下,嘉靖帝追授其父為先皇考恭穆獻皇帝。同時三司奉旨會審左順門事件,將那二百多五品以下官吏定罪,後以認繳罰罪銀得於免除或減輕刑罰。
楊慎在“大禮儀”之爭後也被免除翰林院修撰之職,貶於雲南永昌衛任七品小吏。那楊廷和也被勒令離京,迴歸故里。
朝中六部五寺經此洗牌後,出現了很多空缺,全朝上下官吏都是眼巴巴地望著,盼望那幸運之星降落到自己的頭上。
在這些人中最為平靜的就是席書,身為禮部尚書的他機緣巧合地早已落袋為安。
為了慶祝在“大禮儀”之爭中凱歌高奏,席書在自己的官邸舉辦了一次家宴,那主要的嘉賓還是當初在南京時他們這一幫人。
席書坐在主位,依次是張璁、桂萼、王瓚、黃宗明、黃綰等人。
“當初在南京的我們這幫難兄難弟,現在也只有你已穩坐尚書寶座;可我們這些人還不知前途如何?”張璁心有忐忑,那說話也是羨慕不已。
席書見張璁這樣說,也很是滿足地說:“大家也不用羨慕我,這一次那空出來的位置何止尚書之職,就是首輔大臣也是虛位以待。到時候兄弟我就是巴結還來不及呢。”
“首輔大臣這位置,也只有張大人可座;我們是不敢枉想的。”黃宗明和黃綰同聲說。
聽大家這樣說,那張璁心中也才稍微好受一點;嘴上卻說:“不敢奢望,不敢奢望。”
那朝中大臣相互打探,甚至連橫結盟的時候,在紫禁城中的嘉靖帝是早已有了定案,只是等明日早朝時宣佈。
第二天雞叫三遍時,那中和殿裡的早朝也是如期進行,只是今日的早朝沒有了那往日的擁擠。
楊廷和被免去了首輔大臣之職,人也離京迴歸故里;只是隨著楊廷和的黯然謝幕,他那些忠實的追隨者也離開了大明朝的政治舞臺,永遠也與中和殿無緣了。
嘉靖帝端坐在那龍椅之上,環視下百的文武百官,那稀稀拉拉的幾個人,也是使他感慨頗多。前車之鑑,嘉靖帝是絕不會讓這樣的事在大明朝重演。
該免的官吏早已免去了,今天就是賜封之日。嘉靖帝沒有讓禮儀太監照本宣課地說那句“有事上奏、無事退朝”的套話,而是傳那正在殿外等著封賞的臣子們先進殿來,由他直接賞賜百官。
“封『毛』紀為首輔大臣,正一品,享月俸八十七石;封顏頤壽為刑部尚書,正二品,享月俸六十一石;趙璜繼續留任工部尚書;封張璁為吏部尚書,正二品,享月俸六十一石;秦京繼續留任戶部尚書;……”
嘉靖帝這五品以上的官員一路封下來,也是念了有半個多時辰。殿前的文武官員也沒有象往日一樣那般地心不在焉,而是認真聆聽,生怕錯過了一個名字。
嘉靖帝封賞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利益的再分配。
誰是利益的掌控者,誰就能迅速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勢力集團。楊廷和當初是,嘉靖帝現在也是這樣。
嘉靖帝這一次至所以封『毛』紀為首輔大臣實際上是這一段時間來,『毛』紀主動靠攏嘉靖帝,再加上現在對嘉靖帝忠心的人大都還不能勝任此職,這需要給他們一個成長的過程。
嘉靖帝這樣做也算是權宜之計,既可以給世人留下嘉靖帝任人為賢的印象,同時也可以給自己留下無限的空間。如此的妙策嘉靖帝何樂而不為。更主要的是嘉靖帝可以用『毛』紀來牽制張璁那一幫人,不能讓他們一幫獨大。
大臣之間如果形成了鐵板一塊,那他們騰出心思來就會從他皇上手中奪權了。嘉靖帝是絕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再發生。
大臣們之間的爭鬥,不僅可以消耗掉他們旺盛的精力,同時也可以把自己置於他們爭奪勢力的物件。到時候自己以一個調和者的身份出現,那可是比自己赤膊上陣省心多了。
嘉靖的這些想法,張璁他們現在是猜不透的。所以他們也就不明白,為什麼嘉靖帝留用『毛』紀,而且還委於重任。
對於『毛』紀來說,他能平安的躲過楊廷和這一劫,不僅不被嘉靖帝追究,反而更是坐上了權力的巔峰,他更是對嘉靖帝感激涕零。
劫後餘生的『毛』紀坐上首輔大臣的寶座,他沒有感受到當被楊廷和時的一點快意,相反是更加的謹慎。
嘉靖帝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