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沁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章 再見時已生白髮,大明宮謀,地沁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天是慈寧皇太后進宮的日子,天還沒有亮,嘉靖帝就匆匆地結束了早朝。

嘉靖帝今日是要出城去迎接母后回宮,這一次是再沒有一個大臣站出來說反對的意見,相反大家都讚賞皇上孝德行天下。

皇上出宮迎接皇太后,那文武百官自然是要隨行的;所以退朝後,文武大臣都聚在金水橋旁,等待著嘉靖帝的到來。

皇上出宮是不能在太陽出來之前。嘉靖帝下朝回到乾清宮後,也只是匆忙地吃了一點御膳房送來的早點,更換了一身便服,靜等那時間的到來。

夏天的的太陽比春天升起得早一些,嘉靖帝的輦駕也是迎著朝陽駛出了午門。

在這之前御林軍早已淨街,嘉靖帝的輦車駛得很慢,這是欽天監特意安排的,因為慈寧皇太后在城外還有三十里的路程要走。

嘉靖帝的輦車駛得很慢,那緊隨其後的文武大臣才能得於從容地跟上。現在這些文武大臣是既沒有騎馬也沒有坐車轎,他們全都是步行跟隨。

城外三十里的驛站裡,慈寧皇太后和陳皇后也是天沒亮就起來了,在宮娥們的服侍下洗漱一番後,也是匆匆的上路了,對她們來說,還有三十里的路程要走。

白狗昨天帶著御林軍的人就到了驛站,這些御林軍昨夜也是輪流地休息了一兩個時辰,當然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家常便飯。

慈寧皇太后的車隊與嘉靖帝的不同,除了慈寧皇太后和陳皇后是鳳輦外,那些宮娥們也是坐在幾輛大車上,而那些御林軍和京軍的軍士們則全部是騎馬隨行。

當太陽昇起時,慈寧皇太后的車隊也行進了二十里地,現在已能看見京城的那巍峨的城門樓了。

坐在鳳輦裡的陳皇后聽楊金英說離城門只有十里路時,她還是忍不住挑起簾子的一角看向前方。此時的陳皇后心中是五味雜陳。

當初陳皇后從京城走時,也是迫於無奈,現在再回到宮中,她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麼,是福還是禍?從她當年進宮的那一刻起,她的命運就與這皇宮分不開了。既然無法跳出這事非圈,她也只有竭力地為自己爭取生存下去的希望。

慈寧皇太后被陳皇后按預想的那般接回了皇宮,可後面的事態發展會否也象自己預測的一般發展,她還真是有些擔心。

陳皇后是既期待馬上回到皇宮,可又怕自己繼續陷入當初的那一番困境。不管陳皇后此時的心緒多矛盾,京城的城門還是不管她是什麼心情出現在了她的眼。

太陽在照到樹梢時,嘉靖帝帶著滿朝的文武大臣佇立在正陽門門樓下等待著慈寧皇太后的到來。

慈寧皇太后並不知道嘉靖帝會到京城門外來迎接,也許是今日起得早了一些,現在正坐在鳳輦裡閉目養神。那緊隨在慈寧皇太后輦駕旁的嚴嵩看清那城門下站著的嘉靖帝后,他連忙翻身下馬跑到慈寧皇太后的鳳輦旁,小聲地稟告道:“皇太后,皇上親自來接您了;皇上現在就站在前面的城門前。”

慈寧皇太后聽簾外的聲音這樣說也是一點的倦意都沒有了,“停駕。”

慈寧皇太后一旁的侍從挑起車簾時,她看到了那站在眾人前面身穿黃色衣袍的一個模糊的身影,雖說現在不看不清面容,但那偉岸的身影,和以生俱來的那種親切感使她確信那一定就是自己的皇兒。

前面慈寧皇太后的鳳輦停了下來,那後面一大排的車駕和馬匹都停了下來,此時陳皇后也在宮娥楊金英的攙扶下來到了慈寧皇太后的鳳輦旁,她是親自把慈寧皇太后從鳳輦上扶了下來。

站在那城門前的嘉靖帝也是看見了從鳳輦上走下來的母后。此時的嘉靖帝自十四歲時離開安陸王府,現在已過去八年,一個人隻身入住京城皇宮,雖說是高高在上,但這中間的風險和暗礁又有誰能領會得到。

嘉靖帝此時想起自己在京城裡的這一番感受,那心中對母親的情感一時氾濫了,他看見母后從鳳輦上走了下來,他是迅速地向前跑去。那前面站著的是自己母親,那裡是最安全的懷抱,能給予自己無私的呵護。

慈寧皇太后此時終於看清了那迎面跑的的兒子的面容,那已不再稚嫩和天真;慈寧皇太后在心裡的那一份牽掛而帶來的痛楚終於得到了些許安慰,“我的皇兒終於長大了。”

一里的路,雖說嘉靖帝在跑,迎面的慈寧皇太后在陳皇后的攙扶下也在往這邊走,但嘉靖帝此時還是覺得十分地漫長。

“皇兒叩拜母后,給母后請安,祝願母后安康。”嘉靖帝雖然很想撲入母后的懷抱,但他並沒有這樣做,也不知為什麼他在那一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

萌萌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