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沁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章 措手不及,大明宮謀,地沁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年是嘉靖元年,又是皇上大婚之年,為彰顯皇恩浩『蕩』,朱厚熜和慈壽皇太后都下旨大赦天下。

張璁和王瓚等人剛在南京點燃那大禮議之爭的火星,那些飽受楊廷和勢力所迫害而含冤入獄,現又因皇上大赦天下而重獲得自由的一些文人墨客,便風吹火勢,火借風勢,不到十天就席捲了大半個明朝,跨躍萬里,從南京刮到了京城。

“父親,父親。”楊慎急切地高聲叫著,他帶著吏部尚書楊旦、刑部尚書趙鑑走進了楊廷和的書房。

“父親,現在大半個明朝都在議論著皇上繼嗣繼統的事。”楊慎進得書房見父親還端坐在那裡硯墨寫字,他便焦急萬分地說。

楊廷和見兒子如此慌張的樣子,本想訓誡他幾句,可看見兒子後面跟著的楊旦和趙鑑,楊廷和還是忍住了。“什麼事弄得這般慌里慌張的?”

“父親,現在京城到處都在議論著皇上繼嗣繼統的事。”

“此事早已蓋棺定論,這有什麼可驚慌的;再說,下里巴人議論幾句又有什麼大不了的。”楊廷和不以為意。

楊廷和這幾天一直都呆在府上,為幾個封疆大吏趕寫幾幅字出來,好送給他們;所以對他們開始風傳起來的議論一點也不知道。

楊廷和雖說耳目眾多,但他們大多把注意力放在了京城中的達官貴人身上,至於市井之人的口舌之利他們是一點也不放在心上,致使現在整個京城都是皇上被楊廷和壓制而不能正名的言論。

隨楊慎進來的刑部尚書趙鑑見楊廷和如此這般的不在意,就說道:“首輔大人,無風不起浪,下官查探過,此種謠言源起於南京。”

楊廷和聽說到南京二字,他才停下手中的『毛』筆,只是因剛才他手輕輕地抖動,有一點墨汁落到了不該落的地方。

楊廷和皺皺眉頭,一副十分厭惡的樣子。“當初之仁,他們不感恩戴德,他們現在又想幹什麼?去,派幾個人到南京把他們抓起來,下到大牢裡去。”

吏部尚書楊旦忙說道:“首輔大人,現在這樣做恐怕已為時晚矣。那些中下級官吏都參和進來了,此時如此這般倒是把謠言變成了真實。”

“怕什麼,難道刑部的牢獄還關不下這些人。”楊廷和此時是想對天下所有與他作對的人置於死地。

“皇上剛因大婚大赦天下,這樣再把他們抓進去還是要放出來的。”楊旦提醒楊廷和。

楊廷和也是氣糊塗了,把皇上大赦天下的事的給忘了。

楊廷和與楊旦、趙鑑還沒有把事情說出個眉目,楊府上的總管楊吉照在書房門外叫著“老爺,皇上傳旨,讓老爺進宮面聖。”

楊廷和聽管家這樣說,眉頭就皺了起來;這事難道與皇上有關,楊廷和在心裡問自己。

“被貶到南京的那幫小人可是還與皇上有聯絡?”楊廷和問楊旦和趙鑑他們。

“首輔大人,這是絕沒有的事。”楊旦信誓旦旦地說。

“哼。”楊廷和不相信楊旦的話,可他現地也沒時間與楊旦去計較了。

楊廷和對朱厚熜的宣召雖不當一回事,可他知道此時朱厚熜召他進宮就是為了這市井之中的謠傳之事。楊廷和知道此時那泯滅的心思又活泛了起來,他必須給朱厚熜這心中生起的苗頭給摁滅囉,否則後面的事情還真是難料。

楊廷和一人隨傳旨太監到得乾清宮。

朱厚熜早在叫太監去傳楊廷和時他就想好了對策,所以楊廷和一到,朱厚熜也不待楊廷和行那虛情假意的禮數,他就直接開炮了,“楊首輔,現在整個大明朝都把朕說成了一個貪圖江山社稷而不認爹孃的無義之人,這就是你們這些臣子為朕分的憂,解的難?”

楊廷和也猜到了皇上召他進宮所為何事,且還準備了一套說辭,只是剛見面皇上並沒有按套路出牌,把他的思路打『亂』了。“皇上所說的可是南京那些無賴之徒,本首輔這就派吏部去把他們下到大牢裡去。”

楊廷和本就想置張璁、王瓚他們於死地,現在正好借皇上這句話,把此事挑明瞭。

“此地無銀三百兩。封得了他們那幾人之口,你封得了天下人之口嗎?”朱厚熜大怒。朱厚熜此時就是要用皇上的虛假威勢來壓制楊廷和,不讓他冷靜地思考問題。

“這……,皇上是什麼意思?”楊廷和沒想到自己今天被這個小皇帝問得啞口無言。

“你們不是滿腹經綸嗎,去與天下那些文人講道理,讓他們明白,朕所做的一切皆是有據可尋,有典可查。”朱厚熜現在要把楊廷和往自己設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綠帽公

水刀伐木

回到古代當皇子

馬猴燒酒

龍圖風雲錄

越小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