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沁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3章 陳皇后請旨出京(一),大明宮謀,地沁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段時間雖說後宮裡風平浪靜,但陳皇后卻感到更加的可怕。

張順妃找到了慈壽皇太后這個巨無霸靠山,那勝利的天平,就向張順妃那邊傾斜了。

陳皇后也再不糾結嘉靖帝這一段時間為什麼不來坤寧宮來,而是一直思考著破局之策。

坤寧宮裡的宮娥楊金英現在已成了陳皇后的死黨,陳皇后的所有事情都不迴避她。楊金英也是盡心盡力的輔佐陳皇后,希望有一天能透過陳皇后這個路徑讓她在後宮中混得風生水起。

陳皇后因流產後身上剛補回來的一點膘又跌了回去。

這一天陳皇后又找楊金英議這後宮之事。現在張順妃與慈壽皇太后連橫,對陳皇后來說已是一個必死之局,雖說陳皇后心有不甘,但幾乎也是無力迴天了。

“一切都是這個皇太后,那怕是保持中立,這事也不至於糟糕到這個樣子。”楊金英抱怨著說。

“是啊,誰叫咱沒有把皇太后拉過來呢。”陳皇后有些怨恨自己的無能。現在的陳皇后並不知道張順妃與慈壽皇太后認了親,她還在一廂情願地想著怎麼讓皇太后說一句公道話。

“是的,要是有兩個皇太后就好了。”楊金英也是順著陳皇后的話說,“不對呀,不是還有一個興獻皇太后嗎?”

“我知道有一個興獻皇太后,可那是在安陸府,並不再京城,是幫不了我們的。”陳皇后曾想過這事,只是最後自己給自己的想法否決了。

“我們可以到安陸府去把興獻皇太后請過來呀。”楊金英慫恿著陳皇后,“這畢竟是一條路,要不皇后你只有等著被張順妃取代了。”

“如此一做,那我們可就是真與慈壽皇太后形成了水火不相容的局面了。”陳皇后還是有些擔心地說。

“皇后認為與慈壽皇太后之間還有迴旋的餘地嗎?請皇后不要再抱有幻想了。”楊金英似乎比陳皇后來得更果斷些。

是啊,若是慈壽皇太后那裡沒有張順妃參合進去,這事還好說,可現實是張順妃與慈壽皇太后走得是那麼的近,這不能不使陳皇后多想了。張順妃可是想坐上皇后之位的人。

陳皇后終於下定了決心,陳皇后準備上書嘉靖帝,請求接興獻皇太后進京,理由就是兒媳欲在婆婆面前盡些孝道。

楊金英一直在旁邊為陳皇后研墨,見她如此這般地上書,便道:“皇后,這樣上書不可,恐怕皇上還沒有表態,慈壽皇太后就置於你死地了。”

陳皇后有些不明所以,剛才慫恿自己與興獻皇太后連橫的是她這個宮娥,現在反對的還是她。

楊金英見陳皇后『迷』茫的樣子,只能更進一步的解釋道:“皇后這樣一上書,皇上自然是高興,可慈壽皇太后卻是會竭盡全力地去阻攔,最後的結果是誰也無法預料的,那樣慈壽皇太后就會全力地來對付皇后了。”

陳皇后想想,楊金英說得也有道理。這時她開始真正的沉下心來思謀對策。

嘉靖帝這一段時日一直都呆在乾清宮,既沒有到坤寧宮來,也沒有寵幸張順妃。現在陳皇后想見嘉靖帝一面還是有些難的。

沒有嘉靖帝的召見,那怕是陳皇后也是不敢強闖乾清宮的。

孫彬把陳皇后的一封上書遞給嘉靖帝,“皇上,陳皇后上書請辭,欲到安陸府去探望興獻皇太后。”孫彬收到了坤寧宮裡的打賞,所以他還是儘量在幫助陳皇后說話,至少要促成嘉靖帝把陳皇后的上書看完,不至於束之高閣。

嘉靖帝聽內務府總管孫彬這樣,一時之間還產生了一種詫異,這陳皇后有什麼事還用給自己上書嗎?

隨後嘉靖帝才意識到自己回京城已是一月有餘了,剛開始是有意迴避著陳皇后和張順妃,後來也就是漸漸習慣了一心只處理朝政之事。那些宮娥太監們也沒有提醒這事。

事已至此,嘉靖帝也沒有再想這事,他到是專心地來看陳皇后的上書。

陳皇后的上書通篇都是一個“情”字。她在上書中寫道:妾自經此妊娠變故,是徹底地喚醒了女『性』母愛的柔情一面,也懂得了養兒的辛苦;世上母愛皆是一樣的,想到興獻皇太后遠在安陸府,就為皇上不能膝前盡孝而扼腕,自己做為皇上的皇后,有責任和義務去替皇上到興獻皇太后面前盡點孝心。所以皇后請辭離宮,到安陸府去陪伴興獻皇太后一段時日。

嘉靖帝自幼受其父興獻王的薰陶,事事以孝為先,現在被陳皇后這一份上書撥動了他內心深處那脆弱的一面。

嘉靖帝遙望南方,想象著母后此時正在幹著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綠帽公

水刀伐木

回到古代當皇子

馬猴燒酒

龍圖風雲錄

越小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