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章,科舉出仕,黃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識,然後對這些記憶進行整理歸納和強化記憶,直到他滿三歲時才完成這件事,才又重新構建好新的記憶宮殿。

將可能有用的記憶儲存好之後,黎池就開始規劃未來。天下萬民可以被粗略地分為‘士農工商’四類,可從古至今的上層階級幾乎都是‘士’,他前世也可算是‘士’中的一員,因此明白如果不是真的條件不允許,在這個封建社會里,成為‘士’中一員絕對是最佳的出路。

幸運的是,這個時代的朝廷選用人才的制度已發展到‘科舉選士’,且歷經兩個王朝已經至臻成熟。現下的趙家燕王朝才迎來第二個皇帝,根據族中族長和族老們的談論推測,貞文皇帝有著勵精圖治的決心和手段,顯然這個王朝不像是會二世而亡的。

燕王朝開國不滿百年,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這時科舉出仕就佔了天時之利。黎池每每感嘆自己兩世都很幸運——出生的時代很好,要是這一世生在了王朝末年或王朝更迭的動『亂』時代,別說科舉出仕,在『亂』世洪流中尋得一生存落腳之處都很難。

他今世託生的人家,也非是不利科舉的皂吏商戶人家,而是耕讀傳家的農戶人家,硬說官宦人家也說得上。

只因黎家雖不過是山野農村中以耕種為生的農戶,朝廷上卻有一位官至正三品工部右侍郎的四爺爺。雖工部在六部中權柄稍遜,四爺爺是右侍郎而不是尚書,也不是一品大員只是位居三品的高官,且那四爺爺算起來已經是出了五服的遠房親戚,就連黎池的爺爺都沒見過他,可黎水村的黎家人平日裡也是沾了‘正三品高管族人’的光的。

因那四爺爺是個念舊恩的,在黎水村為族人置辦了百畝學田,用以扶持族中學子。這也是黎池能謀劃科舉出仕的經濟前提,不然以自家這二十來畝薄田的家資、豐順年景時才能勉強混個溫飽的家境,讀書科舉,那簡直是妄想。黎池打算的就是去佔族中那百畝學田的出息的便宜,來資助自己讀書科舉,等他科舉有成後再反哺族裡。

只是整個黎水村裡幾乎都是黎家人,和黎池同輩可求學的子弟就多達四五十人,百畝學田根本供養不起這全部子弟都讀書進學,因此就產生了競爭,他想從眾多子弟中脫穎而出佔得一個公中出資進學的名額,就必須有所表現。

黎池‘別人家的孩子’的名聲就是他特意為之,從三歲開始、經過兩三年的經營,他‘乖巧懂事’、‘聽話孝順’、‘聰穎好學’……等諸此形象已經得到黎水村族人的普遍認同,再加上他於二月初三文曲星誕辰時出生的『迷』信光環加成,只需最後再稍加引導,一個名額就穩妥了。

不同於前世的一日三餐加下午茶和宵夜,當下大多平民都是一天早晚兩餐。當下正是春耕前的準備時候,家裡大人捱得住餓,可以等到日落後再回家吃飯,堂哥們也能在外面打鳥『摸』魚來填肚子,一個人在家的黎池到午後時候,肚子就餓得開始咕嚕嚕叫了。

黎池熟門熟路地踱進廚房,踩在木墩子上踮起腳,在老地方――灶上煙口處,找到了用灰燼餘溫保溫著的一小碗粟米糊糊,呼嚕嚕地一口氣喝完,才感覺有了飽腹感。

填飽了肚子,黎池順便把灶下的木墩子軲轆著滾到院子裡,然後坐在木墩子上繼續用樹枝再泥土上寫字。

“……謂語助者,焉哉乎也。”在太陽即將落山的時候,黎池達成了默寫《千字文》一百遍的成就。

《千字文》是三大蒙學讀物之一,黎池在一年前讀過十來遍後就背誦下來了,接著用繁體字默寫全文,到剛剛已默滿了一百遍。

不是黎池要和《千字文》死磕,以他的記憶力背上十來遍再默寫個十來遍,就足夠記牢了,主要這書是家裡唯一的一本書,想要表現自己勤奮好學,可不就只能每天逮著《千字文》默寫嗎?

當然,《千字文》默寫好後,他也可以去借《三字經》《幼學瓊林》之類的蒙書,繼續背誦和默寫。可他雖一直經營著自己聰穎好學的‘別人家的孩子’的形象,卻不打算表現太過――僅靠自學就讀完蒙書,這事已經足夠顯出他的不平凡來,前世見過、聽聞過不少盛名累人的例證,他不打算讓自己被盛名所累。

太陽還剩一小半塊才完全落山的時候,爺爺黎鏢和『奶』『奶』袁氏就帶著一家子大小回來了。

“爺爺『奶』『奶』!大伯大伯母、二伯二伯母、爹孃!”黎池看見籬笆牆外往回走的一群人,站起身就顛顛地跑去迎接,一邊跑、一邊嘴甜地挨個招呼過去。

黎鏢的一條腿才剛踏進院門,就掛上來了一個胖娃娃!一彎腰把香香軟軟的小孫兒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啞受

三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