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部分,從大唐雙龍傳開始,上訪不如上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剛好是四十九。
殿心地上那幅浮雕,雕工精美,刻著一個身穿奇怪甲冑、面上覆蓋面具的天神,胯下坐著一條以龍非龍的怪物,從九片裂開了的厚雲由左上角穿飛而下,直撲向右下角一個血紅的大火球,每一片厚雲旁邊,由上而下寫著九重天、八重天,直至最低的一重天。浮雕的上方有五個大字,正是戰神圖錄一。
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十八幅。
等到張曉看向第四十九幅的時候,發現上面除戰神圖錄四十九破碎虛空外,再無一物,方此案停了下來。
最終張曉的目光鎖定在了第四十八福浮雕上面,其上寫書戰神圖錄四十八重返九天,那天神模樣的戰神,又乘坐那似龍非龍的怪物,由右下角向上飛,穿過了九重雲,飛向左上角,和第一幅恰是相反的方向。
張曉深吸了一口氣,喃喃道,“原來是這樣。”
張曉將四十八福浮雕再看一遍之後,他心中有了一種明悟,《戰神圖錄》其實並不僅僅是一本功法。
它是一部史詩,一部描素“上界”的故事的史詩。
而且張曉有一種預感,刻下《戰神圖錄》的那一夥人恐怕已經“戰敗”了,他們除了這四十九座浮雕以外,徹底的消散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不,除此之外,應該還有“道心種魔**”。
張曉感覺得到,“道心種魔**”和《戰神圖錄》走的絕對不是同一條路子,“道心種魔**”注重的是精神,是透過兼做偏鋒的方式不停的挖掘心靈的力量。
雖然僅僅是第一次見到,但是張曉卻基本可以判定,《戰神圖錄》可以吸收天地萬物精華為自身的內力,與一股無比龐大的力量相結合,達至陰陽互易、迴圈不息,內力無邊無際,一擋百萬、千萬便不是神話。
說起來有些苦澀,張曉看過《戰神圖錄》之後,才發覺和其相比,自己自創的《魔經》似乎也要遜色三分。
更重要的是,《戰神圖錄》恐怕是直達“破碎虛空”的無上武功。
注意,這裡的“破碎虛空”指的不是大唐世界的破碎虛空,而是在“上界”破碎虛空。
在“上界”破虛碎空,那實在是讓張曉難以想象了。
《戰神圖錄》如此強悍,那麼《道心種魔大。法》又會如何?
當然張曉所指的《道心種魔大。法》指的可不是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