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雪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2章 安南定第三種選擇,唐朝好岳父,斷雪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關於大唐兵峰佔據整個安南的訊息同樣在李世民收到了訊息之後,沒有兩天便傳遍了整個長安。
“這麼快就拿下安南了,之前還不是受阻麼?”
“果然不愧是軍神,出手向來無往不利。”
“就是不知曉陛下要如何處置安南,難道將安南還回去?!”
.......
長安之中關於安南的事情同樣議論紛紛,之前原本降低的熱度隨著安南平定則是再度上漲了。
特別是關於安南的處置更是有著種種猜測,特別是一些儒家弟子更是認為應該展現大唐禮儀之風。
將安南交還給安南王一脈,只不過也有人反對,比如難道讓大唐的將士白白犧牲嗎。
總而言之兩種不同的言論迅速傳遍了長安,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又是一番激烈的論辯。
碰巧遇上了放假歸來書院的學生,這一些學生同樣被這一場論辯所波及了。
“院長,您認為陛下會如何處理安南?!”
課堂之上一位學生不由向著舒安問道,話語之中似乎想要知曉這一位名震天下安玄公的答案。
而隨著這一位學生的提問,更多學生露出了一絲期待的目光,想要知曉院長的見解。
要知曉受到了舒安改制科舉的影響,關於實事題目同樣有涉略,還是以大題的形式。
說不定現在這一個話題就關係到秋天的進士之爭也說不定。
這一些書院自然想要吸取一些經驗了,哪怕今年的科舉於他們無關係。
面對這一個問題,舒安則是稍微沉默了一會兒,因為若是說對這一些學生直接將利益之間的關係話。
那麼肯定是不行的,畢竟那一些話對於李世民等人說一說還行,但這一個時代想要讀書就避免接觸儒學。
自己的言論對於儒學來說就是有一些叛經離道了,若是傳出去話怕是被有心人利用。
何況他本身就是大儒之中的一員,現在能夠士林之中有這等聲望,同樣依靠的是儒學。
所以舒安回答這一個問題的時候,那麼就要把握好水準了。
“這還是要看陛下的抉擇了,每一個種選擇都有各自的道理。”
“不過身為院長還是更傾向於第二種一些,畢竟那一些因安南而死的將士背後可是一個個家庭。”
.........
舒安的聲音緩緩響起,沒有在選擇之上多做糾結,反而是話題引到了這一些陣亡計程車卒身上。
有戰爭的話那麼必定有人要流血,無論是在哪一個時代都是一樣的。
現在舒安雖然不方便講述自己內心的言語,但是稍微引導一下還是可以的。
至少他可不希望這一些學生成為儒學的呆子,儒學可以用,然而不可全用,這一直是舒安觀念,也不會改變。
舒安能夠有現在的地位,自身的水平還是有的,其中更是舉例了不少自己在遊歷天下看到的一些例子。
其中有的家庭一夕破碎,有的家庭出征幾位男兒最終無人歸,也有老婦人等待上十年兒子未歸的一幕。
這一些都是舒安親身經歷,有時候真實情況比起想象之中還要殘酷。
在舒安話語之下,這一些學生仿若身臨其境,一位位都沉默了下來,反而對於之前的話題沒有在意了。
不知不覺之間一節課便完了,下一次想要見到舒安又要好幾天之後了。
當然舒安掃過了諸多學生一眼,內心不由暗暗想道,這件事情可不僅僅只有兩種選擇。
只不過舒安可不會說出來,否則的話怕是要打亂李世民的計劃。
......
沒有過幾天的時間,關於安南的事情同樣有了定論。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安南王后裔生怕再發生類似的事情,決定將安南歸還大唐領土之內。
甚至修書一封,上面有著諸多安南百姓的血手印,派遣使者來到了長安。
而唐皇李世民再三猶豫之下還是答應了下來,其中李世民同樣沒有吝嗇,給了這一位安南王子嗣一個王爵之位。
隨著這件事情傳遍了整個長安,之前的討論同樣得到了終結。
“沒有想到安南王后裔還有這樣的果斷。”
“可能是因為這一次安南王遇刺受到了不少影響。”
“不過這樣的結果也不錯,要知曉安南自古以來可是我華夏的領土。”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