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雪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章 財力,決策,唐朝好岳父,斷雪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知曉這一些士子可不知曉舒安的這一些糧食從嶺南運來的,主要原因還是舒安在去年的時候就開始謀劃。
這個時候自然不會有人注意了,而正是這樣的原因,這一些士子算的都是現在的米價。
一斗米已經到了十五文的地步,原本舒安從嶺南運來的糧食,價格之上足足漲了六倍之多。
原本積攢的財富同樣翻了六倍,不過現在至少三分之一都用來救濟災民。
但是正因為這樣的數目,更是讓無數士子驚訝,要知曉世家積累幾十萬貫,可能都需要幾十年的積累。
雖然產業不少,但是花銷同樣巨大,世家財富都是靠著時間堆積起來的。
甚至一些小家族財產加起來就僅僅幾十萬貫而已,由此可以想象這一位安玄公的恐怖。
一下子就花去了一個小世家的價格,數目隨著這一些士子口中傳到了諸多人的耳中,當然同樣包括長安城外的這一些難民。
做好事不留名這可不是舒安的性格,哪怕是難民不知曉,同樣要創造機會知曉。
於此同時,宮裡的李世民同樣眼眸閃爍,不遠處王德正恭敬候著,之前他已經將安玄公的話語都完完整整轉答陛下了。
當說完了之後王德自然是鬆了一口氣,要知曉若是漏掉一個字的話,讓陛下產生誤會,怕是他地位不保。
“吞蛭斬蛇,朕就算是吃了這蝗蟲又如何。”
李世民眼眸閃過了一絲決意說道,隨後馬上讓人將長孫無忌等人招來。
既然有了決定,那麼就是事不宜遲,確保將旨意傳遍整個關中地區。
“陛下,奴才路上還聽到了一個訊息,聽說安玄公在宵禁解除之夜,宴請長安諸諸多貴族大臣。”
似乎等著這一位陛下有了決定了,王德在下去傳令之前面色忐忑,將自己路上聽說訊息告訴了這一位帝王。
“嗯,下去傳令。”
不過面對王德的話語,李世民淡淡看了一眼之後出聲道,話語之中似乎不在意。
“是,陛下!”
王德在這一眼之下內心不由一緊急忙出聲道,此時他不由有一些後悔。
陛下和安玄公關係不是他能夠猜測的,自己一位小小奴才似乎有一點挑撥兩人之間的嫌疑。
此時王德內心不由想給自己兩巴掌,就算是要說這件事情也不該由自己來。
這後宮可沒有太多的隱私,若是被皇后知曉了,還不扒了自己這身皮。
李世民可沒有在意這一位太監的患得患失,因為之前早有百騎傳來了訊息。
所以對於這一個訊息他早已經知曉,只不過李世民同樣不明白這一位亞父的用意。
在這一個時間點宴請諸多長安的權貴,可是讓李世民有著諸多的疑惑。
“難道真的是因為酒樓開業?”
李世民不由輕聲呢喃道,對於安玄公這一位外甥女,早就有情報傳到了他的面前。
雖然說是安玄公的外甥女所開,但實際之上李世民自然清楚,這肯定是自己亞父的產業。
憑藉著舒府的飯菜,哪怕還沒有開業李世民都能看到日後的火爆程度。
許久了之後李世民終於想到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亞父同樣缺錢了,主要還是救濟這一些難民救濟窮了。
若是沒有難民這一回事情的話,哪怕是李世民都不清楚這一位亞父家底如何豐厚。
看這個模樣,若是沒有救濟難民的話,那麼家產至少按照上百萬貫來算,哪怕是李世民都不由眼紅了。
畢竟國庫的錢是整個大唐,不是李世民能夠支配,唯有內帑才算是他可以使用。
只不過現在內帑的錢需要維持日常支出,平均僅僅在十萬貫到二十萬貫之間,還不如亞父的家產一半。
“若是沒有這一場天災該有多好。”
李世民不由嘆了一口氣說道,若是這一些救濟的難民錢財用在突厥之上該多好。
雖然猜測歸猜測,不過李世民還是讓百騎多關注這件事情,這不是信任的問題,而是帝王該有的疑心。
.......
在長孫無忌等人入宮沒有多久之後,關於應付蝗災的旨意同樣傳出,不過長安詭異陷入了一種沉默之中。
“安玄公果然是博學,連上古一些事情都知曉。”
“我記起來了,關於治理蝗災舊書籍之中同樣有著不少記載。”
“不錯,詩經之中就有不少記載,還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