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章 隱居,盜聖郭雀兒,叔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昔日名俠老妖怪之上了,倘若真如傳聞一般,為師也非他敵手啦!”說著又長舒口氣,頗有一股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感慨,“威兒,日後你行走江湖,撞見此人,一定要小心謹慎!”
郭威見師父一臉鄭重,知他所言非噓,點頭道:“徒兒謹遵師父教誨。”又想說幾句豪言壯語,日後勤加練功云云之語,待想起師父最厭惡別人隨意誇口,當下便不再言語。
過了片刻,郭韜道:“這些假冒鏢局的人正是太行山的強盜,龍十三殺了他們,又被殷未央殺了,想必他已得到玉璽去了,既然玉璽在他手上,咱們也大可不必去討了。”
郭威見師父如此懼怕殷未央,也不敢再多言語,暗下決心道:“這幾年我好好練功,等我十五歲時,也一定名揚天下,四海皆知,那時再去向他討還玉璽!不,是先救義父,再尋姨娘,最後再找他討教。”忽然又想起一月前自己與殷未央見面之時,那人雖是冷傲,卻言語極為客氣,並沒有為難自己,瞧不起自己,反而還出手救了自己一命。當下又想:“我藝成之時,只找他切磋武藝,不殺他便是。”心念及此,就好像自己長大之後,一定能打敗殷未央似的。
郭韜見郭威沉吟不語,攜起他的小手,道:“咱們走罷!”郭威點了點頭,也不問去什麼地方,跟在師父身後向西南方向行去。
丹江位於鄂西,此處多山,兩人行了數日,盡是揀些山路,起初倒零星可見人家,又行了數十里,再不見炊煙升起,山中越發蒼涼孤寂。直行到後來,連路都沒了,只在山野間穿行而過。這一日行至一座山前,郭韜抬頭朝天仰望,指著一座最高的山峰,道:“到啦!”將郭威扛在肩上,縱身向上躍去,約半柱香時刻,已至半腰。山腰間原來藏著一個山洞,洞口長滿雜草樹木,若不是身臨其境,誰也不知道此處竟有這樣好的一個藏身之所。
郭威見洞中有石床、石凳、鍋灶、被褥等物,心想師父以前定是在此隱居,只是他離去時日太長,這洞中佈滿灰塵。正要問師父,只見郭韜一臉悲哀神情,痴痴的站在石頭堆積而成的梳妝檯前。臺上放著幾把木梳,雖是佈滿灰塵,卻十分精緻,他走到跟前拿到手中,又見臺上放著一塊銅鏡,他以衣袖將灰塵擦淨,見鏡中的自己一臉風塵之色,面板黝黑,心想自己這一月之間連日趕路,早已將膚色曬黑,又從鏡中見到師父呆立一旁,佈滿皺紋的臉頰上,充滿著悲哀的神色。
他不知道師父為何像變了一個人一樣痴痴呆呆,但也不敢多問,將洞中的灰塵打掃一遍,又在洞口的樹上摘了幾顆不知名的野果,胡亂吃了些便即睡去。
自此以後,師徒二人便定居在這山洞中。郭韜每日督促郭威練功,從早到晚,無論是內功、拳法、刀法、輕功、擒拿等諸多武功,每一項都無藏私,將自己平生所學,盡數傳給郭威。
郭威自隱居在此,不受外界所幹擾,每日練功更勤,又兼他天性聰慧,悟性極高,練起功來,事半功倍,尤其是在內功上,進展頗為神速。
但郭韜教導極為嚴格,但凡郭威有半絲懈怠,他輕則一頓訓斥,重則拳打腳踢,即使打過郭威之後,仍舊不許他睡覺,而是督促他練習拔刀。
郭韜出招極快,向來以快著稱,江湖中能見到他拔刀出手的人寥寥無幾,是以他教郭威練功時,便先從拔刀出鞘、歸刀入鞘練起。郭威因拔刀及入鞘這兩個動作,每日重複均不下數萬次,累得胳膊痠麻無力,動作緩慢時,郭韜便即手持木棍,在他背上抽打。
郭威有時雖然痛恨師父無情,但在晚上歇息之時,見師父一人孤零零的坐在崖邊向遠處眺望,心中又是一陣莫名的心疼他。
這般不分晝夜,朝夕練功,不知不覺數年,郭威也漸漸身材高大,待到後來,郭韜漸漸衰老,也不再對他打罵,反而常與他討論無上心經的心法,助他修習內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