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暖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章 開業大吉,棉花開了,嗨暖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勸了老太太他們回去了以後,大家趕緊吃完飯,洗吧洗吧了睡覺。
沒看見小凡和小琳吃飯的時候都直打瞌睡。
明天還有事呢!
事實上,除了第一天有些人不自覺搞了點事出來試了試刀。接下來幾天是沒人鬧事。
但是洗澡的人太多了。半價啊!不光本村的,三鄉五里的,山裡部隊和科研所的,就連十里八鄉,縣城人都往來趕。
可別在說訊息不靈通了,自從有了服務社以後,訊息往牆上一貼,傳播速度可比美於網路。
當然這只是誇張的比喻手法而已。
只不過是因為多少年來的物資貧乏,使得人們養成了習慣,一旦得知那兒有便宜的東西,只要能趕到,都會蜂擁而至的先佔著心理。
只要便宜就好!
棉棉只是一天下去,嗓子就沒聲音了。小文幾個直接不讓她過來了。
“行了,你回去唄,你那嗓子都成什麼樣了,幫著家裡操心就行了。”
合作社的人過來把自家的人往回勸:“澡堂就在咱這兒呢,先讓外面的人洗吧,別擠著熱鬧了。幾毛錢的事。”就這樣,人還是一樣的多。
早晚你過去,後面都排著隊。
棉棉給外面寫了個告示:為了安全期間,洗澡堂子,每天下午四點後就不再放人進去了,五點鐘就關門了。希望大家能互相傳達一下。
星期天下午,小文幾個走的時候,再三叮嚀棉棉:“下班結帳的時候再過澡堂子那邊去。快把嗓子養回來!還有,澡堂子活動一結束,快到省上來,軍區服務社馬上要開業了,你也幫著盯著些,二叔可沒少幫咱忙。”
棉棉一連串的直答應。
那個是必須有的。
“哥,你們放心,活動結束就沒多少人了!我老早就過去看熱鬧了。到時候估計咱村裡的人也會去不少的。”
軍區服務社比這邊的軍人服務社裡面的商品多了蔬菜區域。
城裡人,好些人沒有菜地,吃根大蔥都要買的。
不像在農村裡仡佬拐角隨撒一把種子,到處都是菜。
軍區服務社開業時菜區裡的菜可都是俺們合作社大棚的出產,說好的提前一天要拉菜過去的。大家早都在底下私下裡說好了,開業時候,用拖拉機拉著大家一起去逛省城的商店。
秋裡,聽了棉棉的建議,趙安國託鄭紅旗找了個縣農機站的科技員,掏了費用,給拖拉機頭焊了鐵架,裝了玻璃,這樣人能少受點罪。車箱後面也是焊了架子,平時不用的時候收在一側,用的時候,撐起來,上面找李戰軍弄的部隊裡面的綠帆布,篷在上面。特別實用。
小文他們走後,棉棉只在家呆了一天。
早上吃過飯後,就帶著收拾好的東西,包袱款款的奔小文和小武他們去了。
事實上,更多的時候是跟在李戰軍的身後,幫著一起留意著。發揮著一顆小小螺絲釘的功能。
區服務社的賣場人員,早早的都被拉到下面的軍人服務社鍛鍊過了,不算是太生的人手。
而且,這次為了開業,把下面服務社的老人手基本上也都抽上來了,做支援。
只留了一個老手帶著一群新手在底下支撐著。沒十天半個月,是別想回去的。
賣場裡井井有條的進行上貨。
有過兩年春節實戰經驗和澡堂開業經驗的棉棉怕的只是到時候人太多,人手和貨源短缺。
把顧慮悄悄的和李戰軍說了下。
李戰軍沒想到棉棉會怕這個:“這個你別擔心,咱軍區服務社就紮在咱軍區大本營裡,人手多的是,安全方面可以完全放心。”
棉棉這才舒口氣。忙去幫忙賣場氣球彩門的裝扮去了。
前期的工作,李戰軍和王強帶著小文、小武和李奕剛、宋思遠做的十分紮實細緻。宣傳的也非常到位。
一幫子人昏天黑地的忙著。
開業的前一天,照樣試營業一天,針對軍區內部人員。中間雖然出了點小紕漏但是很快就處理好了。
棉棉看著這支團隊的組成,直是感嘆:陣容好強大啊!不過想想以後的發展,很能理解,這可都是給以後培養的精英人才。
開業前一天下午,趙安國果然帶著俺們合作社的山貨、蔬果來了,還要那些漂亮的小飾品、編織品。
交了貨,大家還幫著一起把貨送進了庫房。趙安國這邊心細的不但把菜給規整好了,還一斤一斤的分紮好了。賣的時候方便取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