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絮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3章 自力更生,空間之田園趣事,絮絮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有的招人事宜,都是要等院長到位了才會進行,雲喬想多些瞭解,早就悄悄跟小樹說了,到時候也想去看看,出了錢總要幫到真正需要的人,
“明天安城學監劉大人召集各縣的縣長,讓他們推舉這兩處的院長,你要不要去看看,”
雲喬對這個興趣不大,院長大都是各縣推舉德高望重的秀才,這是皇帝當初定下的基調,
“學監說了,院長人選一定,馬上就商量孤兒和孤老入院的事,我看他心急的很,生怕慢了,皇上怪罪下來,”
小樹這是睜眼說瞎話,人家著急還不是因為他紮在這裡不走,要知道,這個事的總負責可是他呢,
雲喬再一次扮作了小廝,跟在小樹身後,一到衙門的大廳,只見知府也位列其中,不過,明顯是旁觀的身份,畢竟這件事學監在主理,
“今天請大家來,要商量的事想必都知道,我看你們也都帶了人,是推舉的院長嗎?”學監是開門見山,根本沒有醞釀就直奔了主題,
“大人,這是我們留縣的張秀才,他開辦私塾有三十年了,在留縣哪個不敬重,我們留縣舉薦他擔任院長,”
“……”
“……”
一個開了頭,底下就好辦了,七嘴八舌的舉薦了約有五位,院長需要兩人,最後學監仔細詢問後,看著小樹,請他定奪,
“咳咳,我還年輕,本不改由我決定,可是皇上既然將差事交給了我,那就得盡心盡力不是,我想問問,你們當了這個院長,工作的重點是什麼?打算如何去做?“
這話一問,當下就站出了一人,口若懸河說了一通,大意就是一定要為朝廷輸送人才,一定要讓百姓感恩朝廷等等,
小樹聽了沒做聲,這時,那位最老的張秀才站了起來,他略微沉吟了一下,說道,
”老朽的想法跟這位仁兄不同,若是任了此處的院長,爭取使轄內不再有人餓死,讓他們除了有食有衣,還要學會一技之長,畢竟朝廷的財力有限,而孤兒也不止這些,
朝廷出力,讓這些孩子能夠平安長大,就是最大的善舉了,當然,若是有一些天才神童,也會著意培養,我的重點是教會他們謀生,”
此話一出來,大家交頭接耳議論起來,這傢伙,竟然沒說讓這些受助的人感謝聖上,難道他們比聖上還重要嗎?
小樹知道,此人的話說到了點子上,皇上可不就是這個意思嗎?孤兒院又不是作秀院,有了這個機構,地方上就能夠庇護很多人,尤其是絕境中的人,他們也是聖上的子民啊,
對那些老人,張秀才也講了自己的見解,重點就是互助養老,這些人雖然做不了重活了,可是輕省些的還是可以,在院裡做一些的工作,等老了不能動時,自有院裡負責,
沒有爭議,小樹拍板此人擔任了這兩處的正院長,又挑選了一位年輕些的秀才,做了副院長,這也是雲喬跟他提議的,兩處還是要有一人主事,這樣會少了很多扯皮,
人員定下後,學監又說,趁著各位縣長都在,大家再商量一些收人的事,這件事可有京城的雲大人看著呢,
小樹謙虛的一拱手,說道,“這事聽聽張院長的想法,想必已經定有章程了吧,”
那張院長也不推辭,當下摸出了兩張紙,一張密密麻麻的寫著人名、地名,還有一張便是一些計劃,
“這兩處的住地,來此之前,我已經去看了,我們真是遇到了千年不遇的仁君啊,那房屋一點沒有偷工減料,行的是百年之計啊,”
雲喬聽了,心裡暗贊,此人想的通透,房屋蓋得結實,可不就是想長久做好這件善事嗎?
“皇上仁慈,可是我們東唐大了,像安城這樣的府城都有二十幾座,要是都等著伸手問皇上要錢,那朝廷的負擔就太重了,這件事也失去了成立的初衷,
所以我想,那兩處的旁邊還有很大一塊空地,請知府大人一併批給我們,凡是進院的孤兒都必須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哪怕是澆上一桶水呢,這個我以後會詳細寫一個計劃,還望雲大人指正,”
他說完拿出了其中一張紙遞給了學監,
“這裡的每個人名都是我一一去探訪過的,有留縣的,也有旁邊三個縣城的,他們名字後面都有當地的里長和村長作證,基本都是無家族的孤兒,
還有一些無家族的孤老,他們的年齡限制在五十以上,我是這樣想的,院裡的人手這些孤老承擔一些,畢竟,五十還不算老,”
這種想法很贊喲,待到孤兒長大一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