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3章 言與論,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星洲一笑:“呵呵,不妥之處可大了,皇帝老了,他開始力不從心,他開始沒了往日鐵血,開始籌謀後世.....”

“這不是更好,皇上寬厚,天下就有福了。”

李星洲悽然:“有福個錘子,他們舒服,我可慘了。”

狄至率先反應過來:“皇上力不從心,自然是太子主事......”

“對,太子向來與我瀟王府不對付,況且太子也好,太子嫡子李環也罷,都被我得罪了個遍。”李星洲搖搖頭,早知如此,他當初就不去惹李環了,真是喝酒誤事。

“可太子是親王之後,家財萬貫,又是朝廷郡王,也不至於,不至於如此忌憚太子吧.......”狄至問。

“這是格局的問題,簡單的說,人生無時無刻不在博弈,最終會達到一個大家能接受的平衡點,若太子跟我對壘,我反而不怕。

可問題在於太子處在大局,而我身處小局,二者並不對等,我玩不起他所在的盤,連博弈對壘的資格都沒有。”李星洲嘆氣,好想吟一句:風蕭蕭兮易水寒。

“屬下不明白。”狄至老實的說。

李星洲也不避諱,至少對狄至不必:“簡單的說,太子根本無需與我對壘,他只要做好本分,安安穩穩,不出意外,天下必然是他的,這就是大局。

而這種大局只要他不漏破綻,無人可攪局。到時他是九五之尊,天下共主,別說小小郡王,就是親王又如何,家財萬貫有什麼用。”

狄至嚴申聽了都頓時臉色難看,一時無言。

隨即,李星洲像是想起什麼,豪邁笑起來:“不過也沒那麼悲觀,我總覺得太子其人,說不定會自降格局......

當初鞍峽口之戰,就是因為他貪功才釀成危及國家之禍,簡單的說是貪功,可往深了說,他就是一葉障目,看不清格局。

他身為東宮太子,未來皇帝,卻滿腦子想著和臣下楊洪昭爭功,就是沒大局觀,自降格局,拋開自己大盤不玩,搶著別人的小盤玩,結果還玩砸了,才釀成大禍。

現在即便他成了皇帝,鞍峽口一戰,只怕也會成一生詬病,受後世嘲笑。如果他再犯幾次這種錯就好了......”

“可萬一他不犯呢?”狄至皺眉問。

李星洲笑道:“那就敬而遠之,大不了跑遼國去。”

“啊......”嚴申張大嘴巴,一臉不敢相信:“世子,遼人都是畜生,怎麼能去遼國呢。”

“我是打個比方。”李星洲不在意的搖搖頭:“再者只要我掌控漕運,就可慢慢擴張為海運,到時就不只這小小天地了。”

........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蓋君者為天之子,天授君權以馭萬民,可諸位口中聖賢卻說天之視聽,既為百姓視聽,此非忤逆之言?”御書房內,皇上臉色很不好,用指節敲著桌子說道。

寂靜之中,聲響清脆可聞。

下方兩側金簾紅柱邊,分立八位老者,大部分身形佝僂,白髮蒼蒼。

帶頭左首為翰林大學士、判東京國子監、禮部判部事陳鈺。

右首為死裡逃生的史館史官孟知葉,後方都是當朝大儒,這些人大多著書立說,雖影響不一,但都很有名望,弟子眾多。

見皇上發怒,眾人都不敢言語。

卻只有陳鈺拱手上前,長揖而後道:“陛下,孟聖此言出周武王,卻無忤逆之意,旨在告誡明君,民心民意,向來定國之興亡,家之死生,以當時而言,百姓好惡得失,確實決定湯武革命成敗,並非妄下論斷。”

皇帝聽了臉色完全冷下來。

陳鈺也不看皇帝臉色,只是再行禮,然後艱難的緩緩邁動步子,退回佇列之中。

這時孟知葉站出來,也不行禮,態度倨傲,不似陳鈺謙虛有禮,一副狂人模樣。

皇帝皺眉,不給好臉色:“帝師有何話說。”

孟知葉一甩衣袖,“陛下,這些都是酸腐之人,不通聖言胡亂臆測聖人之意,故而曲解。”

說著他倨傲道仰首:“所謂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此中天既為天子,古人著書簡略,只見表意自然會曲解,故而此句因解為,天子之視聽,即為百姓之視聽,天子之意願即為百姓意願,如此則天下太平。”

皇帝一聽頓時愣住,隨即臉色轉好,點頭道:“不錯,解得好,看來孟軻真乃聖人。”

見皇上如此,下方眾位大儒連忙點頭稱是,都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精靈之外掛是幸運值爆表

蘋果不需要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