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1章 苗頭,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人們常常這麼開玩笑,但實際情況往往是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根本沒得選。

眉雪踩著鬆軟的林間落葉,周圍都是士兵整齊前進的腳步聲。

起瑞的先鋒騎兵已經和叛軍後軍接觸,並且追殺交戰,每過一會兒就會傳令兵回報。

根據起瑞前鋒戰報,叛軍果然損失慘重,士氣低下,人不滿萬,只想著趕忙撤退,根本無心戀戰,他們一路追殺,幾乎沒有抵抗。

事到如今,瀘州軍隊士氣高漲,人心思戰,已經不能退了。

軍隊行進速度很快,路是叛軍來時修過的,周圍稍高的灌木和草叢都被連根剷除,攔路的樹木被砍倒,山溝用土石填平,路況很好。

又一匹令旗快馬不一會兒就回來,高聲道:“稟王爺,起瑞大人前鋒斬首上百,已經拖住叛軍!”傳令兵激動的道,神色寫滿高興。

李星洲點頭:“再報。”

“是!”傳令兵得令,隨即調轉馬頭高聲催馬,不一會兒就消失在樹林之中。

“加快行軍。”李星洲下令,身邊跟著的傳令兵隨即騎馬穿梭軍伍之中,高聲喊著:“王爺有令,加快行軍!王爺有令,加快行軍!......”

隊伍的速度很快就再次提升,既然是追擊,那就不能讓叛軍安然撤回凜陽城內,起瑞前鋒馬軍已經交戰,正是大好時機。

他們一路趕來還能時不時見到路邊的屍體,半死不活的叛軍和少數逃竄的叛軍,對於逃竄者,李星洲也沒趕盡殺絕,倒是那些半死不活躺在路邊的,讓人給他們個痛快。

夏日山林,酷暑難當不說,不是野獸就是蚊蟲螞蟻,無人搭理只會死得慘不忍睹。

.......

得軍令,隊伍的行動速度立即加快,如今的瀘州軍隊完美得如同機器一般,超越普通軍隊的執行力。不怕死,不怕累,完全聽從他的命令。

對於這些,他自然是高興的,可看著一位如同木偶計程車兵,他心中又有一些隱憂。

或許只是自己想多了吧,這種時候,哪有時間想那些。

“狄至,你忠於本王嗎?”李星洲問身邊的狄至,至於為什麼要問狄至,是因為問嚴申等於白問,狄至是更加敏銳且善於思考之人。

狄至一愣,沒有貿然回答,他想了一下,點頭道:“屬下忠於王爺,願效死力。”

李星洲只是點點頭,答案或許有些理所當然,狄至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說不忠呢。

隱約間,自己心中更加不安,這種不安甚至大於對於戰爭勝負的不安,在瀘州經歷的種種,他隱約發覺,一些東西開始在徐國上下有了苗頭。

如論中國古今,很多人都知道儒學影響中國數千年,但這種說法並不準確。

在宋朝之前,儒學確實應該稱為儒學,是一門學問。

而宋儒理學之後,儒學就該稱為儒教了。它已經不是學問,而是被一些人教條化,工具化,成為統治手段。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將“忠“與”義”並列。

在儒學中,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既為義,指人的各種關係,大部分是符合人性的,幾者有前後之別,卻無等級次序之差,同為義字。

但在宋儒理學之後,義就變成“忠義”。

“忠義”並列,即是單獨的將君臣關係拔高一個層次,與“義”所包含的所有人際關係合集同級,然後位於義之前,於是儒學就徹底成為儒教,淪落統治工具,而不是人文學問。

因為宋儒的“忠義”本就是反人性的。

義本為人的各種基本關係,如果將忠這種本該包含在義忠的君臣關係,單獨拿出來列在“義”之前,就意味著——君臣關係大於太天!

極端的舉例就是如果皇帝讓你殺了自己的父母,讓你奉獻妻女都是理所應當的,都是合情合理的,因為忠在義前!君臣關係高於夫子、夫婦、朋友等等關係。

這種反人性的封建禮教遺禍後世接近千年。

而令李星洲憂心的是,在景朝,他也逐漸感覺到這種苗頭了。最為明顯的就是百姓對他的一味迷信,還有嚴申、起瑞對他不加思考的無條件服從。

為什麼會是宋?而唐、漢等朝沒出現這個問題,說到底,封建禮教的起源是因文人治世,統治者強勢,文人掌權後想要討好統治者自然不會像武人一樣上陣殺敵,開疆拓土,而是在更加深層次的方面討得統治者歡心。

文人掌握話語權,於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精靈之外掛是幸運值爆表

蘋果不需要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