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章 風波起(上),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在這樣一個資訊科技落後,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又沒後世那麼多五花八門的武俠小說影視提起大眾對武術的好奇,真要做個排行榜分分到底誰厲害根本不現實。
在這樣的年代個人勇武的作用是很小的。像《三國演義》中令人熱血澎湃的鬥將正史毫無記載。畢竟這種事情想想就邏輯不通,如果只憑兩個人鬥武就能決定一次交鋒的輸贏,那花那麼多錢糧養軍隊幹嘛。
兩個集團軍的交戰變成單打獨練,花費天文數字的人力物力集結大軍擺著看嗎?
這就好比一個著名的忽悠橋段,用石頭剪刀布解決所有問題,然後世界就和平了,世界要真是如此簡單人類估計就沒有進化的機會了。
但即便如此,總有人是靠赤勇出名的,而且因為身處的位置和經歷歷來為人們津津樂道,京中大小酒樓說書先生口中常客。
其中就有衛家兩兄弟,衛川和衛離。
衛離出名的開端是他武舉中第,但景朝武舉一直為人詬病,要看真本事是會出人命的。
死命相搏很多時候都看臨場反應,分毫之差就能要人命。可考總不能這麼考,所以變成了架勢演武,武德考校,還有測試氣力,最能考驗本身的不帶刀兵擂臺搏鬥還摻水嚴重。
衛離真正出名在之後,以二十不到的年紀被皇帝封為上直親衛指揮使!
上直親衛營,武德司,是皇帝身邊的兩把劍,而其中上直親衛營更是貼身寶劍。
上直親衛營編制一直只有五百人左右,其中還分上直親軍和金吾衛,金吾衛只有不足五十,貼身保護在皇帝身側,而上直親軍則巡視皇城內城,皇帝若外出則為護衛,而指揮使就是衛離,以不足二十的年紀擔任此職位足見其本事。
雖然沒人見過他身手,但大多數人都認為他是京都第一高手。
而他的哥哥衛川的名聲是在沙場殺出來的,當初冢道虞大將軍手下第一猛將,據說沙場之上身先士卒,以一當百,令遼人聞風喪膽的人。
若說當初瀟王是能征善戰的大將,那麼冢道虞就是景朝鎮國安邦的大帥!
兩者區別很大,稍上年紀有些見識的人就能明白其中道理。
瀟王能指揮一場戰役從容鎮定,那麼冢道虞就能總攬一場戰爭有條不紊,像這樣的人物景朝除去他幾乎沒有了,其他人或許可以但都勉強。
冢道虞手下軍士不知多少,在這麼多人中脫穎而出的衛川定是高手中的高手,有人說他是景朝第一高手,後來冢老將軍回京,他也跟著回來,封忠武將軍,職樞密院聽候差遣。
因念舊情,老將軍府中又沒有子女照顧,所以也住在將軍府裡。
此時其人就站在冢道虞面前,虎背熊腰,腰和胸幾乎一樣粗,手臂和腿腳沒那麼粗壯,面容俊朗方正,不像蠻漢子。
“衛川,我想你幫我辦件事,你私下去打聽打聽這幾天王越有沒有去瀟王府,還有打聽打聽王府裡除了魏家姐弟還有什麼外人。”冢道虞小聲道。
“將軍,哪個王越?”衛川不明白的問。
“就是當朝平章事,相府那個王越,我出面不方便。”
“交給我吧將軍,一兩日內我定弄得清清楚楚,當初遼人大營我都去過,要是有必要,就是王府我也來去自如。”他自信的拍拍胸脯。
“這可不是關北,小心為上,別被人發現了。”冢道虞撫須吩咐。
衛川點點頭,匆匆忙忙走了。
.......
芙夢樓是京城最大的青樓之一,坐鎮頭牌是名滿京都的詩語大家,據說琴詞雙絕,精通詩理,傾國傾城,要想做到這點在京都這種風雲際會的地方可是很難的。
稍知道內幕的人都明白,芙夢樓乃是田家開辦的,田家是京西大族,最重要的是宮中四妃貴、淑、德、賢,賢妃本名田平梅,就是田家人。皇子李昱,也就是李星洲名義上的監護人就是賢妃所生。
也正是憑藉這層關係,當初李新洲才能在芙夢樓胡作非為,對尋常人都見不到的詩語大家死纏爛打,百般戲弄。
說白了,這些青樓頭牌有點像後世明星,普通人自然難得一見,頂多能見其唱唱詞,彈彈琴,然後吹捧,但她們也有她們的應酬和不得已。
正如白居易所寫“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她們生活奢靡無壓力,但又空虛少自由。
“小姐,曹公子求見,說新得詞作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