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章 有心無力,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的皇帝大概是他來到這個世界後遇到最厲害的人了。
最糟糕的在於自從皇帝說要出兵開始,主動權就完全不在他這邊,他不知道皇帝到底什麼意思,是不是下定決心要出兵,但只能先聲奪人,他說的一大通話很大深度試圖迷惑皇帝。
李業的獻策有用嗎?
當然有用,可任何策略都是有風險的,只是風險大小的問題。
如果蘇州知府死了心要反,行動果決狠辣,直接就殺了安撫制置大使呢?
如果任命安撫制置大使能力不足,不足以穩住局勢,造成更厲害的反彈呢?
到時出現任何一種文體,都會死了大臣,還丟了朝廷威信,問題卻一點都沒解決。
李業有自己的私心,他想幫小姑一家,也不想讓蘇、瀘那麼多無辜百姓遭殃。所以他只能挑著設安撫制置大使的好處說。
可對於皇帝,小姑一家也好,蘇、瀘百姓也罷,要是真能穩固江山,他十有八九不會在乎死活的.....
最棘手的就在於,他先聲奪人闡述眾多好處,說得清晰明瞭,何昭這個愣頭青也一聽覺得有理,跟著附和,可皇帝卻沒有做出任何表態,甚至半點表情都沒露,看不出他到底偏向贊同還是偏向反對......
皇帝到底準備如何,李業不知道,皇帝到底想什麼,李業不知道,他只能惴惴不安,但他現在唯一知道的是皇帝具備一個好決策者的基礎素質,是個難對付的人。
在場只要清醒的人都能意識到一個根本問題:李業不過無名無分的世子,根本沒有資格介入這種國策級別的決策中去。
所以他唯一的機會就是混淆視聽,刻意表現、拔高自己,利用自己的驚豔表現擾亂在場人的思維邏輯,然後才有機會趁虛而入。
結果證明他成功了一半.......
因為何昭這個耿直boy居然站出來支援他......
何昭被李業忽悠得忘記了自己是開元府尹,朝廷正二品大員,京都行政長官,這種出不出兵的決策是國策級別的決策,至少三品以上大員才有發言權。
而李業是什麼?無名無分,沒有政治地位,沒有實際權力,沒有父輩庇護的小小世子。說白了,他只有一張嘴,無法承擔對應責任,無能力對自己言論負責。
身份上他高貴,可說到權力和政治地位,他一無所有。
雖成功一半,可惜的是......
皇帝居然從頭到尾都是清醒的。
所以不管他如何表演,不管他說得天花亂墜,哪怕何昭都站出來替他說話,皇帝最後還是一言不發,根本沒把他的話放在眼裡。
這才是讓李業絕望的,皇帝沒有因為他的救命之恩,他天花亂墜的說辭,還有他試圖挑撥的情緒而混亂自己的思維邏輯,他從頭到尾清醒得很.....
跟這種人打交道,總結起來就是頭皮發麻,心力交瘁,有心無力。
想要空手套白狼?不存在的。
皇帝一走李業再也支撐不住,加之一天的疲憊和操勞,重新包紮好後便沉沉睡了過去.....
李業睡了,可這一夜卻格外漫長。
.......
宮中,太后生辰還未結束,眾人也不敢告知老太后白天城裡發生的事,畢竟年紀大了,怕她受驚,只說皇帝巡城回來得晚。
直到天色全暗下來,皇帝才回到皇城,宮中知道情況的妃子都悄悄落淚,卻不敢宣揚此事。
被太后責罵一番皇帝也沒說什麼,一邊陪太后一邊秘旨連夜召了諸多大臣。
左右三司六部判部事、殿前指揮使楊洪昭、侍衛軍馬軍指揮使趙光華,侍衛軍步軍指揮使童冠、開元府尹何昭、參知政事羽承安、度支使薛芳、鹽鐵使魯節、戶部使湯舟為、樞密院樞密副使溫道離、樞密院樞密使冢道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越、東宮太子李承平......等,入朝議事。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