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章 出兵之議,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家過年的嚴昆也匆匆趕來看望他,李業想了一下,乾脆讓嚴昆通知聽雨樓準備酒席,然後宣佈晚上王府裡所有人都到聽雨樓去,他要宴請整個王府的人,大家都歡呼雀躍。
可這麼大的王府也不能沒人看守,最後抓鬮留下十餘護院,等有人吃完回來替換他們,其他人全到聽雨樓,剛好過年沒人來聽雨樓,也容得下這麼多人。
王府已經好多年沒這麼熱鬧,可自從去年冬天開始,世子先給眾人置辦冬衣,又不斷提高他們的月錢,隨後日子變得好過起來,到了除夕之夜,王府時隔多年再次被天子賜菜,然後初二之事,世子又救了天子!
這才幾個月啊,所有人看向世子的目光都變得格外火熱,身在王府中能感同身受,王府正在悄悄崛起著。
王府和聽雨樓中很多都是當年瀟王舊部,大多是無依無靠,毫無家室之人。
當初他們身為禁軍,追隨瀟王抵禦叛軍,可禁軍來自天南地北,很多禁軍家屬也在南方,吳王發現後查出那些家屬,逼迫他們投降,不降者就會殺死家中所有人。
王府裡很多就是到最後也沒降,跟著瀟王歷經千辛萬苦,身經百戰,死裡逃生,結果打贏了仗一回頭髮現家沒了......
季春生曾經也跟他說過當年的事。其實不止沒投降的,投降的人也很慘,因為他們逃過吳王的刀,又迎來皇帝的刀,吳王戰敗後大多數都讓皇帝殺了......
很多時候人就是那麼身不由己,被命運玩弄於股掌之間。
黑白善惡是很難分清的。
當晚,在聽雨樓舉行一場王府內部家宴。
嚴毢作為王府總管,讓李業為宴會舉名,他就說家宴,嚴毢覺得不妥,說皇族才是世子的家族,和他們這些平民的宴會怎麼能叫家宴。
李業卻不在乎,對他這樣一個孤獨的穿越者來說,如今王府裡所有的人才像是他真正的家人,所以他堅稱家宴。
嚴毢犟不過他,讓人寫好門牌,豎立在聽雨樓門外:“家宴避客”。
這是大戶人家的規矩,有不方便接待外人的場合就要寫好牌子,放在門外,既讓來訪者知道此時不宜拜訪,又不會薄人面子。
府中眾人看到那家宴的牌子後,很多人都一邊歡笑一邊默默落淚,然後豐盛的菜品也隨即上來,李業讓嚴昆不要省銀子,每桌都是十八個菜,不夠再加。
府中很多人都沒吃過這種規格的宴席,又是感動又是高興,畢竟普通下人哪來十八個菜,有菜下飯吃飽肚子就算好了。
今天初三,是“穀子生日”,不能吃米,所以只有酒菜。
李業和嚴毢、嚴昆等王府高層,還有魏家一家在三樓,阿嬌和何芊也在,阿嬌擔心他,本就沒打算回去,何芊是他不讓回去。
李業知道這時何昭估計又進宮去了,畢竟那種大事只要皇帝不糊塗都知道越早定下越好,不能拖延,所以十有八九重要京中大臣都進宮了。
何芊此時回去又是她孤零零一人。
季春生還在執掌武德司巡防京城,風頭還沒過去,來不了。
狄至昨晚連夜回了城外禁軍大營,皇帝疑心重,特別在這種時候,不放心禁軍待在城內,否則李業倒想叫他來,畢竟狄至這人不錯,身後好,有頭腦,反應也快。
晚宴十分熱鬧,除了李業有傷不能喝酒是個遺憾.......
.......
宴會上魏朝仁也跟李業說起,再過兩天他們就要動身回關北,此時上路到關北也要很長時間,因為關北不像蘇瀘一代可以走水路。
多喝兩杯後魏朝仁又小聲告訴李業,若以後有危險可以去關北,他無論如何都會接納的。
坐在父親身邊的魏家姐弟也聽見這話,但他們都不懂什麼意思,魏朝仁見識得多,擔心的酒多。李業也明白他什麼意思,他的意思是若日後太子繼位對他不利,可以去關北,到時他可以庇護李業。
李業點點頭,兩人默契的都沒再說下去。
當晚,眾多王府中人大醉。
......
第二天,季春生一大早帶回宮裡訊息,昨晚皇帝和大臣們又討論一晚,似乎下定決心出兵了。季春生被代理武德司,也被召入長春大殿議事。
長春殿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越建議派遣欽使前往問罪,安蘇知府不從再出兵。
參知政事羽承安反對出兵,認為應派遣安撫制置大使問責,接管地區政務防務,然後慢慢處理。
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