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7章 微妙氣氛+凱旋,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宮外王府各種訊息都來的更快,也外界接觸也更多,這點是他沒想到的。
這是時間節點不緊不慢,兩位妃子剛生產完沒多久,前遼國公主耶律雅裡剛住進府裡,大家都不是沒心沒肺的人,已經能感受到不同尋常了。
在那之後兩天,大家默契的高興歸高興,不在主母面前說什麼高談闊論北方大捷的事情了。
以往這個時候,多在主人面前吹噓殿下在外面的赫赫戰功,可能會有賞,這次幾乎沒人不開眼。
唯一一個不開眼的小丫頭才進王府沒多久,有此在服侍兩位主母時候提了此事,還美言幾句殿下在北方威風凜凜。
當時主母也跟了一句“確實威風凜凜”,只不過說得有些陰陽怪氣,第二天小丫頭就委屈巴巴的去廚房幫忙了。
唉.......
這時機也太微妙了,王府上下現在只盼著殿下能早點回來,倒不是回來就能打破這種氣氛,而是殿下回來女主人們肯定就轉移火力了,他們這些做下人的也輕鬆了。
........
江州城外,眾多官員和百姓出城送別李星洲。
城外二十多里處的小亭裡,李星洲喝了他們送行的酒,然後對站在王珂身邊的謝臨江道:“我想了好幾天,有重任想交給你,你敢不敢擔。”
在眾人注視中,謝臨江上前一步,“殿下請說,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李星洲點點頭,他已經下定決心,謝臨江是個人才,但太書生意氣,太天真,不打磨不敢放心用。
之前擔心把他派到遼東去又怕他他太過天真而害了自身,不過最終還是下定決心了,玉不琢不成器。
如今遼東遼西情況複雜,新佔領的地區百姓不服肯定是有的。
遼西還好,遼國治理時的文化政治中心區域,漢化很嚴重,各族習俗節日,甚至語言文字,大體與漢人無異,加上金國治理得並不好,百姓對中原之國,傳承孔孟文化的景國更有歸屬感。
但遼東不同,特別是遼陽附近地區,這些地區之前被蒲察家管理得很好,前主人越好,百姓對新接手的政權敵對情緒肯定越高。
加上金國還在,基層治理必然困南。
而金國情況也很複雜,如今幾乎可以算“東西金”了,東面以完顏宗弼和長公主完顏盈歌為首,手裡是打剩的金國精銳,背後是傳統的女真大族,當初從遼東雪原起家的那匹人。
西面背靠陰山的是完顏離,劉旭,蒲察翼等一派,手裡有新組建的禁衛軍,背後是遼國的積蓄,是新興的勢力。
如何處理東、西兩個金國勢力的關係也十分考驗地方官員。
地方情況複雜,外部敵人情況複雜,所以遼東必然是難治理的。
李星洲想把謝臨江派過去,讓他好好磨練,見見什麼叫現實,不然在江州這樣和平安寧的環境,加上王珂罩著,他一輩子天真浪漫。
“遼東初平,但我國對遼東地區的控制並不穩定,急需有地方官員替國家安治地方,平撫百姓,這於國於民都是重任,我想讓你去,你願意麼。”李星洲道。
謝臨江一聽安治地方,平撫百姓,瞬間眼睛就亮了:“臣定為國分憂,盡心盡力!”
李星洲聽他激動高興的語氣心裡嘆息,他還把遼東那樣的苦寒戰亂之地當江州呢......
但願他到了遼東能好好回來吧,李星洲心想。
江州這樣安穩太平的地方,普通百姓不滿了頂多罵幾句,頂撞幾句他這個上官已經是極限。
可在遼東,要是急眼了,敢跟他拼命的也不在少數,而謝臨江這樣太平世道養出來的官員顯然不懂,所以他對自己,對別人都不夠狠,太理想。
“那好,你做好準備,過年回家陪陪家人,多見見長輩,來年調令到了,希望不要讓我失望。”李星洲認真的說。
謝臨江點頭,又對他作揖。
周圍人目光復雜,有羨慕的,有搖頭嘆息的。
羨慕大概是羨慕皇太孫的器重,嘆息大概是嘆息調他去戰後的遼東。
不過謝臨江本人渾然不覺,他只覺得這份差事能讓他不再受王珂掣肘,能大展拳腳。
......
離開江州,城外還在等候的大軍只剩下十個營五千人,而且這五千人都是新軍黑衣騎兵。
當初劉季就是帶著這些人在上京城外數次擊潰金國禁衛軍,在上京城下橫行無忌的,所以人人臉上都帶著殺氣。
其餘大部隊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