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6章 封賞+時間決定勝負,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光宗耀祖的大好機會,折惟忠自己反而有些為難了,他本來是党項人,根就在西北荒原,日子再難,祖祖輩輩早習慣了,故土難辭,一下把他調到大同去。
李星洲有些明白他的相法,隨即也出來幫忙說話,隨後推進了辛贊為大同府知府。
眾人都有些憂鬱,他們贊同辛贊能力,可對辛讚的忠誠度都保留態度。
而李星洲有先天優勢,所以明白辛贊其人,大機率是靠得住的。
在場眾人都到了一定分量,有發言權,但他的分量無疑是最大的,李星洲支援辛贊,那幾乎就要一票透過了。
不過為增加保險,眾人又建議在大同南方的朔州獨設一支新邊軍,當地招募訓練,常駐十營人馬,推薦此次大戰中禁軍嶺捷軍二廂都指揮使慕容燕為指揮使,協助辛贊。
說是協助,其實就是不放心。
這點李星洲心裡清楚,於是他也妥協讓這一步,最終定下。
大同府由辛贊任知府管轄,在大同府南方面朔州設一軍朔州軍,常駐十營人馬,協防大同。
十營人馬大約五千多人,對於如今財大氣粗的朝廷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而折惟忠,由於他不想去東面大同,而西北府州附近暫無空缺,只好加了一些官爵,追加俸祿和賞賜以留用。
......
之後從皇宮裡出來,折惟忠還專門找李星洲道謝和解釋,說他實在不想離開故土,西北雖窮,可一輩子過慣了,家中老小,還有父老鄉親都在那。
李星洲表示理解,隨後道:“以後還要折將軍大展身手呢。”
折惟忠愣了一下,隨即又激動又小心的問:“殿下......是要對河西用兵麼!”
折惟忠之前就多次上表朝廷要對河西動手,陳述利害,只是沒人聽他的。
“這事我已有一些想法,折大人回去之後厲兵秣馬,而且可以放出一些風聲,就說我們要從河中府,鳳翔府方向出兵。”
折惟忠是沙場老將,見識多管,一聽李星洲這麼說,大致就能猜到是什麼用意。
“殿下放心,某記著了!”他拱拱手。
“嗯,以後若有變動,我自會通知你,大抵在兩年之內吧。”
.......
明州,吳惠生喝著很晚沒睡,在燭火下奮筆疾書。
這幾日他四處打探,果然聽到一些動靜,周邊一些大族時常往袁家跑,聽說還送了許多金銀財帛,珍貴玩意。
這些動作本就不尋常,讓人覺得蹊蹺,之後又透過朋友同僚大廳,慢慢聽說一些風聲。
據說袁家和其它一些大族似乎準備很多錢財,大箱大箱的黃白之物往北運,似乎要去開元賄賂收買什麼人。
一開始吳惠生不太在意,當今天下皇太孫功勞蓋世,又是皇儲,將來榮登寶座,繼承大統,那已經是板上釘釘之事,這種情況下他們求誰有用?誰還能壓得住皇太孫麼。
直到有一晚他和同僚外出喝花酒晚歸,被媳婦削了一頓,頓時清醒過來。
之前他因為站對隊,岳父、同僚紛紛向他示好,媳婦百依百順,一時間飄起來,忘了媳婦的厲害。
可一頓打,也讓他頭腦一下子清晰起來,是了,在權勢上是沒人可以壓皇太孫,可還有親人啊!
就如他,堂堂明州知州,未來政壇的大紅人,可媳婦要打他也沒辦法,他媳婦是什麼?不過一屆民女,頂多家裡有錢,他照樣沒辦法,只因為他們是一家人啊。
順著這個思路一想,再想往後想,當今皇太孫有三位妃子,一位是當朝宰輔孫女,大名鼎鼎的才女王憐珊,他們肯定收買不到,不說宰輔王越品行,光是人家地位擺在那,他都見不到,他們怎麼可能隨意收買。
然後便是傳說中比較低調的羽氏,據說是民女出身,那收買她就沒意義了,說不定也見不到。
最後一位是前遼國公主,那更不靠譜,說不定人家漢話都不會,對方又是遼人,怎麼可能更他們有關係。
隨後想來想去,吳惠生突然想到一種可能,如果不是皇太孫同輩,那讓長輩施壓呢?
這麼一想,一條清晰的思路瞬間出現在腦海中。
當朝吳皇后,也就是黃太孫的奶奶,也是大族出身啊!還是蜀中大族。
而袁家那些人往北運東西,他們很可能不是要去開元,而是北上走水路,順著大江西進,去蜀中!
如果他們說服蜀中吳家幫忙,在皇后那裡出氣,皇后幫忙開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