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6章 山河 鐵血,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屋內光線昏暗,李星洲端著一盅丫鬟泡好的醒腦茶,漫不經心喝兩口便放下了,安靜聽著嚴昆彙報,嚴昆臉色不大好,他臉色也不好,小屋內聲音瑣碎,許久才停。

手中茶杯慢慢放下,又讓人給嚴昆送來一杯熱茶,嚴昆沒喝,眉頭緊鎖看著他,等待下文。

李星洲咧嘴笑了一下:“算是,是我先入為主,失算了.......”

嚴昆並不明白他所謂的先入為主為主是什麼意思,兩年前開始,李星洲就與眾商家合作,用王府的水泥修繕從京城到各府官道。

此時一直比較隱秘和緩慢,這也是他未來規劃中重要一環,修路。

“要致富先修路”確有道理,不過只是其中之一,更加重要的是,他想要不知不覺中連通京城與各地,一旦成功,就意味著最精銳,也最忠誠於他的中央禁軍,能夠數天,十幾天內順著平坦的水泥路快速機動到全國各處,迅速應對突發情況。

李星洲對此早有遠見,中國有著許許多多的歷史經驗,任何一個王朝,只要超過兩百年就會開始動亂四起,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土地兼併。

土地作為第一生產力,每次改朝換代的大動盪之後,大多都有均田地舉措,讓大多數人有田地種。

可慢慢的這些土地又會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聚攏到少數人手中,大多數人活不下去,於是社會動盪,爆發動亂,改朝換代。

這幾乎都是一種迴圈了,每個朝代都有人做過抗爭,想要逆轉這個趨勢,但大多不成功。

而如今,景國各處大族做大,也開始出現這種情況,蜀中吳家間接葬送數萬大軍沒有受嚴懲就是一個例子。

因為吳家在蜀地、在朝中都已經匯聚很大的力量,在地方他們是豪強,地方要員中有一批吳家人,朝中有皇后,他們兼併大批土地是必然的。

還有京西田家,湯家,關隴士族等等許多有名大族,隨著時間推移都會遵循馬太效應,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直到底層地方百姓難以生存。

雍正皇帝曾經為此努力過,不過他積勞而死之後,他兒子乾隆馬上就翻了他的舉措。

道理很簡單,和上層對抗,為下層爭取生存空間,到頭來回兩面不是人,所以乾隆被貴族們捧得很高,因為他順著大家族喜歡的來,皇帝也當得自在,他自鳴得意,也覺得人人都在拍他馬屁,挺好的,卻毀了底層百姓希望,斷送了清王朝。

反倒是被人罵得最多,折磨到精神緊繃,活活累死的雍正,他的那些舉措確實實實在在為下層爭取空間,火耗歸公,改革稅收,去旗人子弟的供奉等等.....

也正因如此,他死得很慘,更慘的是連大多百姓根本不明白誰對他們好,因為沒有話語權,文人權貴罵雍正,他們也就跟著罵了。

對於大族,他們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損。下層百姓沒有讀書途徑,認知水平受限,上層大族掌握話語權,所以很容易被利用和忽悠,少有人真正明白誰對他們好。

如今李星洲就處在這種狀態,他規劃將來要做的一些舉措,其實差不多就是當初雍正想要的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兩項舉措,一樣是減少皇親國戚的供奉,三代以上沒有入仕的皇家成員,不能再免費由國家無償養著,節省大量銀子可以用在國防,賑災,基建上,而不是白養沒用的貴族。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稅收改革,納稅不再按人頭戶口,而是按田畝數來。

家裡田地多的多納,田地少的少納,沒有田地的不納。

以前納稅都是按照一家一戶幾口人來的,根本不管家裡有田畝幾何,但是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人家,要麼是自願,要麼是被逼把家中田地賣給大戶,這樣一來,生活本就艱難,他們要納稅,就只能求大戶人家讓他們做工。

那些大族坐擁無數田地,納稅按家裡人口算,對他們來說皮毛都不是。

如果按田畝數納稅,那田地多計程車族大戶必然納得多,也會阻止他們繼續兼併土地,因為田地多,交稅就更多。

而少田或者沒田的普通百姓負擔就會大大減少。

李星洲修路就是為這第二項準備的,這是從根本上扼制大族的土地兼併,扼制他們的擴張,到時候朝堂內外必然都會跳起來,地方上很有可能出現動亂。

事實上當初雍正想這麼幹的時候,全國身上幾乎都是反對聲,要麼陽奉陰違,要麼各種慷慨陳詞,最終他的胳膊也擰不過權貴的大腿。

所以李星洲想以京城為中心,將水泥路修到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精靈之外掛是幸運值爆表

蘋果不需要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