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2章 又一條大魚+景國劍,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方神情惶恐,連忙跪下道:“王爺請聽我說,王爺聽我說!”
李星洲沒說話,屋子裡安靜下來,那人連忙道:“定是李繼那狗賊矇騙上國搬弄是非,請王爺明察,請王爺明察!”
李星洲和嚴孤相視一笑,不過都忍住了,他們並不知道夏國內戰,就是王府挑起的,不過此事只有王府高層知道。
同時李星洲心中也十分感慨,夏國怎麼混到這種地步,西夏在前世有幾代英主,都十分聰明和厲害,大敗過宋軍,在范仲淹、种師道、狄青等一批名將努力之下戰事逆轉,隨即馬上向宋俯首稱臣。
當時的西夏高層十分有戰略眼光,慢慢看出耗下去不是辦法,夏國所在貧瘠之地,註定無法和中原抗衡,不如藉著勝機趕快談條件。
結果西夏向宋稱臣,但是,宋這個宗主國,每年要“打賞”夏國一大筆銀兩,這種宗主國和附屬關係可謂前所未有。
而北面,夏國也向遼稱臣,如此宋想動西夏就要顧忌遼國,遼國想動西夏就要顧忌宋國,而遼宋又是世仇,於是與兩國都接壤的夏就能安然無恙。
而面對蒙古崛起時,金國和宋都是一再退讓,採取忍讓姿態,只有西夏最先看清面對蒙古國,退讓只會萬劫不復,於是舉國之力抵抗,金宋則在一邊看著。
所以南方三大國,金、宋、夏,在抵抗蒙古大軍中,夏國最慘烈,全國上下七八成人口死傷待盡,也對蒙古大軍造成恐怖殺傷,慘烈程度遠非西方戰場能比。西夏皇族幾乎亡國滅種。
光從結果來看,人們可能會笑話西夏的不自量力,但如果拋開成敗去看,作為佔據甘肅、寧夏、青海等貧瘠之地的小國,西夏已經盡力了,總是能最先看清天下局勢。
一開始在宋遼之間斡旋,又在宋金之間站隊,之後附屬蒙古國,面對蒙古崛起卻不像他們當初對宋、遼的奉承攀附態度,而是決然孤獨抗擊,因為認定蒙古的倔起不會像宋、遼那樣對他們有利。
可以說在關鍵點的戰略上,夏國這個小國幾乎沒有出過錯誤。
這得益於夏國的開始和最後都是幾代明君,但是,中間階段的君主就差多了,好在那時宋、遼、金都因為南北制衡,對其沒想法。
而如今夏國國主李繼也不是一個有本事的人,但因為金國有景國制衡,景國也忌憚金國,草原上還一盤散沙,所以沒人敢動他們。
李星洲裝出一副嚴肅樣子,厲聲道:“夏王說你們是叛逆,犯上作亂的賊子,好大膽子,居然敢來見本王!”
“晉王明察!這是彌天大謊啊,是李繼那狗賊編出來騙王爺的,夏國實情並非他所言那般!”來人急忙磕了好個頭,著急道。
即便他不說,李星洲心裡也有數了,肯定是賣給夏國的武器在北方取得戰果,挫敗張解叛軍,張解一方打聽得知武器來源後也派人來了,
他心底已經笑起來,這就是想他想要的效果,就像後世z國在中東,給一方賣無人機,給另外一方賣肩扛式防空導彈,雙方都打高興了,一面接著下單,一面都覺得是他們的大恩人。
這就是李星洲想要的效果啊,等到張解和李繼再打幾年,打得差不多的時候,就是他收復河西走廊的時候!
李星洲皺眉,裝出一臉不耐煩的樣子,冷冷問:“哦,你說李繼騙我景國上國,你有何證據,有何依據,說來聽聽。”
那人連忙從懷中掏出一塊摺疊起來的厚厚絹布,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字跡:“王爺請看,這是我夏國百姓的萬民書,都是對李繼酷政苦不堪言的夏國百姓請願時自願寫下的萬民書啊!
其實是那李繼殘暴無道,私自廢除玄鐵令,逃走無數人財帛,導致無數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百姓忍無可忍,才群起而攻,伐無道,誅暴戾啊!請王爺明察,請上國明察!”
他說得聲淚俱下,要是李星洲不知道其中緣由,估計都被他說動了。
李星洲心裡好笑,這冤大頭李繼也真是可憐,人家昏庸是昏庸了些,可逃走夏國眾多大戶錢財的可不是他,而是起芳,雖然看起來就是李繼下令廢除玄鐵令坑了他們,可李繼也算及時止損了,而最後被逃走的錢財,都落在起芳手中,也就是王府手中。
這可是筆大錢,主要用於資助黑豹子等太行山一帶的山民擴大棉花種植規模了,等到今年秋天,新軍就可以人人發一件新裝備棉大衣了。
當然,這些李星洲當然不會告訴他,裝成一臉震驚,擺擺手讓嚴孤把萬民書拿過來,一開啟,長方足足一米多,密密麻麻寫滿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