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6章 金軍南下,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上。”晚上,完顏離喝得半醉回來,蒲察伶連忙迎上去,隨後招呼宮女打水為他洗臉。
完顏離被眾人服侍著,臉上都是笑容,她覺得手有些涼了,正準備讓宮女去換一盆,沒想皇上擺擺手:“不用,朕從小跟著父皇南征北戰,風餐露宿,水涼點怕什麼,朕又不是景國那些嬌生慣養的窩囊廢物!哼......
剛剛朝堂上,所有人都同意朕南征決定,父皇的大將,還有本部大族,皇后的大哥也同意朕所說的話。”
“兄長是臣子,自然要為國家分憂,為皇上趨馳。”她連忙道。
說著開始為皇上寬衣解帶,服侍他睡下。
蒲察伶心情低落下來,也一下子明白皇上為何今晚會來他這了,前幾天高麗國獻上三十名高麗美女,皇上天天臨幸,根本沒有搭理過她。
其實從上京出兵之後,皇上就少有在她閨中留宿過,她不明白為何,思來想去也不明白,難道是她不夠漂亮,人老珠黃了麼?她又不敢去問皇上。
待皇上躺下,她還有些期待,悄悄將胸前精緻的綢布微微往下拉了拉,欠身上前,卻聽到輕微的呼嚕聲,她潔白手指一顫抖,一顆心頓時冷下來,落到谷底。
輕嘆口氣,皇上是為她的家族而來的.......
女真最強大的幾大勢力中就有他們蒲察氏,她的父親是如今族長。
若想南征,皇上需要他們家的支援,今晚便來留宿她這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蒲察氏和北方雪原中的女真幾大族都不同,他們家從前朝開始,世代都是官宦之家。
前朝在遼東設有遼東節度使,蒲察家先祖起初就是在朝廷設立的遼東節度使手下做事的,節度使都是中央派到遼東的官,人生地不熟,需要當地人幫助,而蒲察家是當地大族,所以理所當然便成節度使手下最為倚重的人。
歷代節度使,都需他們蒲察家的人輔佐,遼陽沿海一帶,因為中原王朝節制,所行漢制,加之地利,氣候也更加暖和一些,歷來是遼東人員聚集,商貿往來匯聚的中心。
蒲察家也就成了女真中最富裕的大族,而他們家也會時不時幫助一些在北方雪林中艱難求生的部族,每有天災人禍,都會接濟。
久而久之,蒲察家便成女真中最有名望的家族,對女真各部,與各個大族關係都很好,還有聯姻。與朝廷,蒲察家一直是遼東節度使倚重的良臣,他們是女真中最為“開化”或者說漢化的一支,而且聲望很高,在女真同族中十分受歡迎。
但限於他們是為節度使趨使,又不敢養士太多,沒有那麼多善戰的女真勇士,可由於他們家的聲望,只要振臂一揮,北方雪原中各部女真都願意為當初的恩惠而為他們戰鬥。
前朝滅亡之後,遼東歸遼國,他們蒲察家就掌了遼東,契丹人自從蕭太后一朝後,高層奢靡無敵,國事荒廢,為奢侈享樂,就對女真人各族不斷壓榨。
這時候蒲察家一面應付遼國朝廷,一面庇護因不滿而犯事的女真族人,威望就更高。
後來蒲察伶的父親看出太祖文韜武略,而女真也不堪遼國壓榨了,於是聯合起兵,一路殺到上京.......
也正因為這些,蒲察家十分特殊,聲望大,沒有多少士卒,卻輕鬆可以影響大局。
可能正因如此,太祖皇帝才會要挑選她作自己的兒媳,而非什麼長得好看,能生養吧,蒲察伶覺得自己後知後覺,這麼多年了,才將這事慢慢理順想清。
當晚,她與皇上睡在一張床上,久久難眠,許許多多的事如走馬觀花在她腦中閃過,很多事情帶著說也說不清的愁緒,不禁默默淚下。
.......
第二天一早,皇上喝高了,直到日上三竿才悠然醒來。
蒲察伶早就等候多時,她一直在想父親交代,讓皇上重視景國水軍,多多設防,可要怎麼說呢.......
她想著皇上的脾性,靜靜坐在床前思來想去一個多時辰,終於有了些頭緒。皇上起來後,她一面服侍皇上穿衣洗漱,一邊道:“皇上文治武功,如今又想為大金後世開疆擴土,真是一代聖明君主。”
“哈哈哈,你真會說話”皇上心情很好,抬平手,任由自己為他繫上衣袋。
“我一個婦人不懂軍國大事,也覺得南下攻略中原,是為子孫後代開萬世太平,是天大的功勞。”蒲察伶小心的說。
“哈哈哈,不錯,你個女人家,比有些朝堂大臣還要懂事。”皇上很高興。
她一邊為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