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2章 對金戰略,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丹跑到海上小島等死,隨後擊敗喬治亞人、擊敗阿蘭人、欽察人、俄羅斯聯軍,挺進克里米亞半島,返歸蒙古草原途中病死。
他一生從東亞殺到東歐,百戰百勝,所向披靡。
他位居成吉思汗四獒名將之首,正如其名“神箭”,一箭從東方射到西方,只是開弓沒有回頭箭。
當初李星洲就曾祈禱過,這人最好沒有,結果如今證實這樣一個人物是存在的,不只同名,從其作戰風格來看也十分相似。
蒙古騎兵機動作戰的風格就是從他那逐漸開始發揚光大的。
“怎麼了?”身邊的魏雨白不解的問。
李星洲把戰報給她看,她看完並未覺得什麼,“是場漂亮的戰。”
“你不覺得將領戰術很奇特嗎?”他問。
魏雨白一愣,仔細又看,隨即也皺起眉頭,“噫,似乎有些奇怪,但......說不出哪裡奇怪。”
李星洲道:“哈哈,這就對了,這個叫哲別的前鋒,他完全沒有戰術目標,打仗靠的是直覺和經驗判斷,作戰目標靈活不拘泥。”
這就是蒙古遊騎作戰最大的特點,最能體現這種特點的人就是四獒名將之首的哲別,他也是發揮得最為淋漓盡致的。
只有一個戰略目標,至於具體戰術,執行方式,全由將領臨場發揮決定,十分靈活。
就如當初哲別攻入居庸關,他先突襲金邊境烏沙堡,又採用佯裝敗退突然反擊的戰術攻入居庸關,帶著遊騎一路殺到金國中京城外,等金軍主力集結準備對付他,他突然饒了個圈,轉頭進攻金人群牧監,搶了大量戰馬趕回草原,金人則暈頭轉向,處處撲空。
遇上這樣的將領,不只是金國人會暈頭轉向,中原將領肯定也會暈頭轉向。
金人也好,景國也好,夏國也好,將領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術目標,比如打擊金國作為戰略目標,那麼第一步要麼攻某城,要麼打擊某隻軍隊,將領就會想方設法完成此目標。
如果是哲別則完全不同,他只有一個戰略目標,打擊金國,至於具體怎麼打擊,如何打擊,完全隨機應變,帶領大量遊騎,根據戰場變化隨時可以改變目標。
這十分考驗將領的大局觀,反應能力和經驗,可一旦有人這些都具備了,那他就像鬼魅的幽靈,會令敵人摸頭不著腦,即便是火槍隊在北方開闊地帶遇上了也會十分難對付,因為你根本不明白他何時會進攻,會進攻哪裡,主動出擊又追不上全是遊騎兵的軍隊。
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