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2章 謹慎,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六月的雨說來就來,剛剛還晴空萬里,沉沉悶悶,熱得人滿頭大汗,不一會兒就烏雲密佈,電閃雷鳴,冷風由東南而來,空氣瞬間變得涼快。
不一會兒,黑壓壓的天空下,雨幕從遠處的山頭白花花拉過來,很快,身邊也落下豆大的雨點。
將士們反而激動,夏日的雨沒有寒意,反而能抵禦酷暑。
此時,中軍正好到岐溝關前,李星洲在眾人簇擁下登上岐溝關城頭樓房避雨。
雨點的聲音越來越大,悶熱散去,一陣涼爽,大軍冒雨繼續行軍,力爭明日之內到達燕山府。
他站在城頭,看著周邊地勢,其實並不險要,關口兩邊的山坡不算十分陡峭。可岐溝關是燕山府南邊的門戶,過了岐溝關,燕山府這個咽喉重鎮,後世的中國首都就暴露在面前。
除了前軍統帥嚴申,其他人都在身邊,不過他們不理解自己的感慨。
因為在這一世,岐溝關只是一個並不那麼險要,並不那麼出名的關隘,可在後世,北宋二十萬大軍在這折戟沉沙,死者數萬,分崩離析,從此之後甚至長遠的影響了北宋對外戰略,國家意識形態等。
可以說如果沒有他,這裡將是一個及其重要的地方,南方的國運,北方的局勢,都將在岐溝關大戰中決定。
但因為他的到來,燕山府被攻破,沒有了岐溝關大戰,這個地方也不那麼顯眼了,反而平平無奇。
李星洲第一次感覺道,他可能改變了歷史,真真切切的,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已經激起屬於自己的第一朵浪花。
再起踏足這燕山府門戶的岐溝關,胸中豪情萬丈,忍不住念道:“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教員的詞句向來大氣磅礴,充滿豪邁蒼涼,這一句倒是將他心中豪情說盡了,有種暢快淋漓之感。
“王爺好才情。”魏雨白在旁邊笑道,“不過又似乎不只是才情.......”
李星洲哈哈一笑,看著外面雨幕:“就算是才情也不是我的,這是一位長輩的詞,我從中隨口吟了一句。”
不過他隨即又想到,這首詞實在四渡赤水中最關鍵的一場戰勝利後教員揮毫寫下的。
李星洲想到的就是四渡赤水,國軍四十萬對三萬,結果蔣某人自己差點被反殺,這種戰役如今看起來都如同神仙操作一般,寫在yy小說裡都要被人罵太假。
四十萬啊,我一人一口口水都能淹死三萬人!
可這確實是現實發生的,還是在天上有飛機偵查敵人動向,各集團軍之間能用電臺聯絡指揮的情況下打出來的仗。
教員的操作說驚天地泣鬼神也不為過。
這也提醒了李星洲一點,戰爭是沒有定數的,優秀的指揮員能化腐朽為神奇,變不可能為可能。
何況他並不認為自己具有教員那樣的將略,也沒有那樣的天分,那就只好用認真和謹慎來彌補。
自己這邊武器裝備佔據優勢,但金國曆經那麼多戰爭,肯定有經驗豐富的將領,要是一個疏忽大意栽了,自己可不像蔣某人一樣能隨時準備飛機逃跑,在這樣的年代,一旦陷入死地,神仙也救不得。
屋簷上,瓦溝裡的雨水開始嘩啦啦留下,拉出水簾,李星洲神色變得嚴肅起來。
“怎麼了?看殿下臉色不對。”魏雨白問。
“哈哈,只是在想金國有哪些能打戰的人,都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這幾月過來我們似乎太過專注於自身發展,忘了多瞭解瞭解金國了。”李星洲說。
“殿下高見,屬下其實也有這種感覺,所以從幾個月前開始就對金國的事多番打聽,如今倒是略知一二。”楊洪昭拱手說。
李星洲回頭,驚訝看著著這位老將,隨即大笑:“哈哈哈,不愧是楊將軍,我看是你高見吧,足足比我多想了幾個月。
快說說看,你都知道些什麼。”
楊洪昭一笑,顯然他早有準備:“王爺,要說能打仗的人,金國如今多得是,他們這幾年一路從遼東打到上京,再打到山海關,數千裡疆土打過來,士兵都是百戰精兵,將校都是能戰人才。
而這些人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他們的遼王完顏宗弼。”
“完顏宗弼,此人我知道。”李星洲道,他是完顏烏骨乃的弟弟。
“不錯,金國的半壁江山幾乎都是他打下的,他是金太祖的弟弟,起初女真從遼東起兵時不多一員衝鋒陷陣的悍將,慢慢的越打越有大將之風。
等金國攻陷上京,立了國之後,完顏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