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0章 信任的來源(少量科普),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騎士追不上蒙古輕騎兵,等到馬匹疲乏,又有很多騎士馬被射死時,後方早就等待多時的重騎兵出擊,跌落馬下的騎士盔甲笨重,行動遲緩,很快被早埋伏在後方的重騎兵用長矛,馬刀等一一殺死。

此戰亨利二世戰死,條頓騎士團主力全軍覆沒,波蘭聯軍不算受傷的,光是戰死就超過兩萬五千人,真正的血流成河,也把蒙古,契丹一帶的北方遊牧民族戰術體現得淋漓盡致。

他們並不是沒有重騎兵,而是重騎兵數量遠超過其它國家,只是在用法上完全不同。

夏國,金國,景國乃至歐洲,阿拉伯世界,對重騎兵的用法一般都是用於衝擊陣型,利用連人帶馬的恐怖衝擊力擊垮對面的預定陣型,然後才是後續部隊趁機衝殺。

這其中夏國的鐵鷂子是佼佼者。

他們全身冷鍛甲,帶面甲,武裝到牙齒,馬也披著鐵甲,還把人用鎖鏈和馬連在一起,就算人死在馬背上,也會被戰馬帶著繼續衝入敵陣。

但蒙古人,契丹人對重騎兵的使用卻是另外一種方式,他們的重騎兵並不率先出擊,而是位於輕騎兵後方或者側翼待機,先利用輕騎兵襲擾消耗敵人體力,儘量殺死馬匹,拖散拖垮敵人的陣型,然後重騎兵負責收割戰場。

而面對這種新興的戰法,很多人一時難以適應,面對這樣的戰術都是大敗而歸。

人們說機槍的崛起才是騎兵的沒落,但如果只是沒落,那麼遂發槍就足夠了。

蒙古汗國最後的榮光就是在法蘭西帝國的火槍手中落幕的,但與許多人想象的拉開距離射擊不同,法蘭西火槍手是抵近射擊。

騎射只能用快而拉力小的輕弓,威力並不大,距離也不遠,不及步戰弓,其優勢在於靈活。而火槍手威力很大,但與騎射手相比卻輸在靈活。

所以千萬不能讓出距離來,讓出距離就是給騎射手發揮的空間。

狄至的回答,也是李星洲放心他的原因,顯然他對新軍的優勢和劣勢都十分清楚,面對遼國眾多契丹族輕騎兵如何取勝,狄至的回答正如歷史書上寫的一樣精準——抵近射擊!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