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0章 處置+蒙古情報,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手裡有把刀,只殺好人,不殺壞人。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那太複雜,我們不管。

再沒有,那就盼著有位大俠,功夫了得,百十人不能近身,不用為錢財考慮,不食人間煙火,為民除害,劫富濟貧,取那貪官首級,於是就有了中國獨特的武俠小說。

世上有十全十美的人嗎?不可能。

所以這些盼望都註定會落空,而且一落幾千年,還有人盼著。

楊家幾代忠心耿耿不假,但他必須往最壞的方向考慮,金軍覬覦中原幾乎是必然,到時西線太原楊文廣,東線真定魏朝仁,他們就是至關重要的人。

“那殺童冠!”皇帝聲音很冷,不帶絲毫感情,“馬上傳旨,押解童冠回京!楊虎貶為庶民!楊洪昭身為主帥,作戰不利,也一道回京聽候發落!大軍暫時由魏朝仁節制。”

“是。”李星洲一一記下了,皇帝的政令透過政事堂發出,軍令則需樞密院,並不是隨便想發就發,政令可能被翰林院,中書省和門下省駁回,軍令則沒有這些擔憂,因為武官地位低。

皇帝又想了一下,“算了,童冠也回京再聽候發落吧,不用押解,讓神武軍、武烈軍都撤回來吧。”

“是!”李星洲一一記下。

等說完之後,老皇帝再也忍不住,捂著額頭痛苦道擺擺手,“你先回去忙吧......”

李星洲行禮告辭,回頭的時候見田妃連忙給他按摩太陽穴。

出坤寧宮的時候,雨小了很多,皇帝是真的老了,沒了幾年前的銳氣,連這樣的大事也沒殺人,當初前任武德使朱越滿門死得早了。

.....

皇上大概也注意到楊洪昭報告的因為禁軍士氣低下,軍紀渙散才導致的失敗,臉色陰晴不定,因為當初冢道虞就拼死勸諫過禁軍計程車氣問題,可被他直接貶謫庶人,如今不只是打皇帝臉,如此大敗,已經傷及國本了。

雖然損失慘重,但三路大軍接近二十萬,如今岐溝關外的中路軍加右路軍還有十萬人左右,楊洪昭被責令回京,可大軍不能沒人管,所以魏朝仁接手,但撤走神武軍後,岐溝關一帶就只有魏朝仁的關北軍,還有嶺捷軍了,攏共該有五萬人左右。

皇上的決策還算果斷,所謂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何況是幾萬粒。

耶律大石的人並不多,如果西路軍在安定那場只讓楊家軍去打,把禁軍都去了,哪怕人數少,取勝的機率也很大,楊文廣可是和遼人在三交地帶對抗幾十年的老將,麾下的楊家軍也有吩咐的對遼人作戰經驗。

可幾萬人的陣型中,突然大批人逃跑,那還怎麼打.....

目前糧草補給也是巨大的數目,每耽擱一段時間,對朝廷都是巨大壓力。

景國雖然富庶,可經不起長時間折騰,如今已到五月下旬,出兵已經接近三個月,李星洲問過度支使薛芳,景國大約能支撐到年底十一月左右。

還有六個月左右,看似時間很多,其實六個月並不多,這時候如果耶律大石固守南京,只要金人不出手,不前後夾擊,他守六年李星洲都不覺得奇怪。

難道又只能像當初北宋一樣,花大筆錢求金人幫忙打嗎。

......

“北方許久沒訊息了,何兄弟路途中可曾聽說一二?”江州最好的酒樓,一位青衫公子看著窗外雨水,他對面還坐著一位棕衣公子,一位紫袍公子。

這青衣公子正是參家如今年紀輕輕的家主參吟風。

因為在上次朝局鬥爭中,參吟風和其叔父參林大義滅親,果斷站在平南王那邊,後面的事人盡皆知,副相及其黨羽被一網打盡,羽承安自己凍死在流放途中,其女婿參勝,也是參吟風的大哥也被流放。

隨後參吟風得到官身,其叔父參林調往禁軍中任職,參家在平南王府的扶持下,一舉成為穩定的江州第一大商,可謂風光無限。

棕衣公子大笑:“你說什麼屁話,你以為我真傻,會往打仗的地方跑?命是我自己的,我可怕得很,不過這年景真是太亂,金國跟遼國打仗,我國跟遼國也打仗,夏國自己打起來,還有我去的蒙古諸部,天下亂成一團,到處都是兵荒馬亂。”說著感慨的喝了一杯。

這人正是何昭二子何煦,也是何芊的哥哥,副業經商,到處遊歷各國。

“蒙古諸部?”紫袍公子好奇的問,他正是謝臨江,因上次站在平南王那邊,一躍從寧江府小吏成為判官,在寧江府僅次於寧江府知府和同知。

而判官王珂,也從判官升為寧江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