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7章 大雨(有科普),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朝的船舶技術在其商業推動下發達到什麼程度。先說商業,宋朝周邊很多國家用的結算貨幣都是宋朝的銅錢,而如日本之類的東南亞國家更是,一開始政府還造錢,後來發現自己貨幣的公信力根本比不上宋朝貨幣,百姓用宋朝貨幣也不用本國貨幣,慢慢的乾脆自暴自棄,不造錢了,用宋朝的銅錢。
這也導致宋朝存在一種非常特殊的商人,專門走私錢幣給周邊國家,以錢賣錢。
如此繁榮的商業推動下帶來龐大海外市場,催生的就是造船技術的發達。
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古沉船在2007年被打撈出水,代號“南海一號”,裡面有各式各樣的文物超過六萬多件,這些貨物是正準備運往東南亞各國販賣的,結果卻沉在海上。
這也是世界存在實物的最大古船。
這艘商船正是來自宋朝,最恐怖的,船載重200噸左右,排水量600噸左右,這是十一二實際的船,如果對比幾個世紀之後,十四世紀末,十五世紀初哥倫布的旗艦120噸的排水量就明白什麼叫恐怖。
宋朝在海洋貿易的推動下,造船業領先世界幾個世紀,正因為這種優勢,蜀商一改爬山出蜀的老辦法,利用航運從長江上游快速東進,出海貿易也變得輕鬆簡單,短短百年不到的發展,就壓過北方的晉商,和整個亞洲做生意,一舉成為真正的天府之國。
川蜀最繁盛的時候,宋朝三分之二的附屬來自蜀中。而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也是蜀商發行,並且只在內部流通的,並不過國家發行。
足見蜀中繁榮到什麼程度。
可惜的是,元朝動盪時就開始有過幾次週期性海禁,明朝開始正式海禁,“片帆不得入海”。
當時所謂“倭寇”並非說的是日本人,其實戚繼光就說過,“大抵真倭十之三”,倭寇裡只有三成的日本流浪武士,還是受僱於沿海中國人。
道理很簡單,不讓人下海做生意,不知斷了多少人活路,把多少人往死裡逼,沒活路自然只能和朝廷對著幹。
大海盜王直被明朝以招安誘捕後就說他“覓利商海,賣貨浙福,與人同利,為國扞邊,何罪之有”還聲淚俱下懇求明朝政府開放海禁,設立海關,推廣沿海貿易,這樣所謂“倭患”就會自行解除。
可明朝朝廷因為想獨佔政治資源,對海洋這樣權力難以觸及未知領域有著強烈不安,只是下令將他斬首,至於為什麼是招安誘捕,因為明朝水師根本打不過他的艦隊.....
後來明朝政府實在受不了,隆慶開關少量開放一些海禁,倭患才得以緩解。
而到清朝更是變本加厲的實行海禁政策,如此一來,歷朝歷代一直到宋朝積累的海洋優勢,讓元、明、清三朝都給敗回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