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0章 回家+蹊蹺,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天,舉國歡慶,開元城中大街小巷都擠滿了人,獻俘儀式結束後,皇上高興得滿面紅光,許眾新軍將士收兵入城。
這是極大的恩准,景國因歷史原因,對武人向來戒備,所以禁軍調兵五十人以上就需要樞密院批准,出兵百人以上就需要皇上准許,其防範,更別說讓禁軍入京城。
如今高興之下,居然准許新軍將士入城,可以說天大恩准,數十年來頭一遭。
新軍入城,將士們自然高興,他們今天才出這麼大風頭,正高興呢,沒想有這麼大的驚喜,居然准許入城與百姓同慶。
李星洲下令,讓他們先回大營,放好武器再過來,禁軍大營就在城邊上,並不是很遠,眾人聽令大喜過望。
德公等重臣也上前寒暄,隨後依次入城,李星洲看到人群后方的詩語、阿嬌等王府眾人,但也不好過去招呼。
而且此時他怕過去被百姓圍住就沒法脫身了,只得遠遠的看了他們一眼,然後和諸位大臣說話。
眾多大臣自然滿是溢美之詞,溜鬚拍馬的不在少數,變臉的更是多得不得了,當初一直站在太子那邊,以孟知葉為首的六部官員,此時又是歌功頌德,又是圍著他拍馬討好,孟知葉本人更是寫了一篇文辭華麗的文章,拱手上前道:“今王爺之功,有過當年衛霍,為社稷分憂,實乃家國之福,老臣有表文一篇,恭請王爺靜聽。”
孟知葉就這麼立在他面前,周邊都是緊張看著他的六部官員,遠處幾十步外皇上正高興的拉著康親王的手說話。
德公、何昭等人此時正和御史臺的官員在蕭鴻祁幫助下和遼國皇室對話,接收遼國皇室成員。
孟知葉選的這個時機非常微妙。
看著他一臉肅然的老臉,李星洲心中升起一股寒意,臉上卻笑出來:“當然,本王謝孟大人還來不及呢。”
孟知葉顯然是及其老道的,挑選時機恰好,而且功夫做得到位,本來他是準備回京之後收拾太子連帶孟知葉、程禁等人一起收拾了。
結果萬萬沒想到,孟知葉一個理學大家,看似書呆子老古板,原來政治上這麼老道敏銳,而且毫不猶豫的就把太子給賣了。
而他這時候帶著六部官員,是向自己要免死金牌來了,雖然說不上那麼嚴重,但就是求好,拉近關係,表明立場的意思。
李星洲向來和孟知葉、程禁等人不合,特別是他們主張的和陳鈺反之的理念,心裡當然不想,不過對政治手段總結最精彩的mao同志有這樣的高論,打擊敵人不等於到處樹敵,最嚴重的打擊只能施與最頑固和最兇殘的敵人,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部分,首惡必辦脅從不問。
李星洲深以為然,統一戰線並不只針對自己人,還可以針對敵人,如今當下之急,在於與太子,只要擊敗太子,他的地位就穩了,至於這些人........大可以後再說。
經過這個世界三年多磨礪,經歷那麼多,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意氣用事,不爽就打人,懶得聽別人胡說八道就找人割人耳朵的李星洲了。
大概是格局更高了,即便前世他也從未身處過這麼高的格局之中,聽完孟知葉等人歌功頌德的華麗文章,他還笑言誇獎幾句。
臨走之前,他環視周圍六部官員,然後道:“諸位,本王不是什麼心胸狹隘之人,聖人尚且難免犯錯,何況是我等俗人。
不過不管聖人俗人,反覆無常之人誰都不喜歡。”
“王爺所言極是!”眾人連忙點頭附和。
李星洲和他們寒暄幾句之後就告辭了,隨後去見了德公,德公正和何昭一起,陪同御史臺官員,清點羈押遼國皇室成員還有高官,其實皇室成員最後不過幾十人,更多的是官吏,將軍。
至於那些遼國皇宮裡的漂亮美女,李星洲早說好發給新軍將士的,所以獻俘虜儀式完畢後,他就讓人帶回王府看押了。
德公見他之後高興的把他拉到一邊又是誇獎又是數落,誇他做事果決大氣,數落他還是衝動行事,不知道給家中寫信等等嘮嘮叨叨說了一個多時辰,何昭則只是在一邊提醒他回去之後多去看看他女兒。
說起何芊李星洲就來氣,當初這老頭還黑著一張臉,一個勁攔他來著,現在好了,拼命推銷自己女兒,知道什麼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了?
不過話雖如此,李星洲也沒想太多,何昭這臭脾氣就是好話不多,就會說壞話,做事倒是麻利。
最後要是不是康親王叫他,德公估計還要說上許久。
康親王也高興得滿面紅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