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1章 強弩之末,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星洲慢慢發現,嚴昆果然沒走眼,方新此人很有大局觀,或者說看問題眼界很高,不拘泥於雞毛蒜皮,這本不該出現在一個書生身上。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所以腐乳書呆子一般沒什麼大局觀,看來這方新說不定還有自己的獨特經歷。
這些李星洲自然不去過問,關鍵在於如此他就能從眾多繁瑣情報中抓住那些最重要的,有用的。
上次他來的書信中著重指出,最近一月以來,河東路,秦鳳路一帶本來已穩定下來的糧價開始飛漲,大量商人抓著這個商機從京西路一帶運糧北上。
所以方新給推測說,是因當初金人在大同府一怒之下屠城,沒有了人口勞力,糧食牛羊無人照管,如今入秋,收成大減,金國西京道一帶很有可能已經鬧饑荒了。
而且饑荒很廣,導致西北一帶糧食紛紛暴漲。
還指出金國剛定天下,根基不穩,鬧出這種事金主完顏皇帝肯定十分著急,所以大量從周邊地界買入糧食賑災。
主要就在景國西北一帶,以及西夏,因為這些地方靠近西京道。可他偏偏沒想這時西夏莫名其妙自己打起內戰來,導致邊陲之地糧價又漲一次。
方新給他的建議是,如果此時下令禁止商人們賣糧食給金國,或者直接在這一帶設立關卡,嚴查糧食買賣出入,金國國內必然大亂,能大大削弱金國。
李星洲看完也十分感慨,這方新想得真遠。
他不知道金國西南部有沒有鬧饑荒,但方新的分析是靠得住的,大同府一帶確實被金人屠戮,加之正好趕上秋收之前,鬧饑荒是很可能的。
而且金國打遼國,全面戰爭到如今已持續三年,雖然比起很多古代戰爭並不算長,但損耗肯定也非常大。
古代的戰爭因為後勤補給,作戰方式等等限制,戰爭是十分漫長的。
蒙古和西夏戰爭打了二十多年,和宋朝的戰爭更是打了接近五十年,這種漫長的戰爭週期,意味著可能有幾代人從懂事起,他們所經歷的,關注的,全都是戰爭,為戰爭而生,為戰爭而死。
這是非常殘酷的,也意味著對生產力的嚴重破壞。
說起被戰爭拖垮,很多人首先想到到處打仗的漢朝,兩漢期間,真的是到了幾天不打仗渾身不舒服的地步。
可其實遠遠不只漢朝,被戰爭拖垮的王國數不勝數。戰爭對生產力的破壞十分強大的,不只是死人,還是一種惡性迴圈,哪怕起初看起來靠著劫掠能夠維持一時繁盛,時間一長都會深陷旋渦。
而金國如今已經開始了,特別在西京道大同府一帶,因為攻城死傷慘重發洩出來的怒火,這時也開始招致惡果。
一旦完顏烏骨乃無法妥善處理,說不定就要鬧出各種起義軍。
這時金國才剛建立,完顏氏族才登基,根基不穩,完顏烏骨乃是很著急的。
金國看似兵鋒最盛,威懾四方,高麗、蒙古、夏國紛紛表示臣服,可在這時強弩之末,最虛弱的時候。要等個一兩年,等其恢復元氣,大金國就又是一年前氣吞萬里如虎的大金國了。
按理說,現在是對付金國的最好時機,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惜景國也不咋地。
北方一戰,雖然最後新軍取得勝利,但在此之前,中路軍,西路軍已經被耶律大石打得落花流水,死傷,逃跑的兵員前前後後算起來至少有七八萬數,甚至更多。
因為光是當初出兵超過五萬人武烈軍,回京的時候只剩不滿萬人.......其中有些戰死,大部是臨陣脫逃後不敢回營。
這些人失蹤死亡可不只是七八萬人那麼簡單,背後牽扯眾多家庭,社會動盪是不可避免的,加上量草輜重各種損失,其實已經動了國本。
這場大戰之所以能夠發動,本就是靠著他去年在江州一代搜刮豪強、官員等弄出來的百萬兩銀子,到兩路大軍一敗,基本敗光了。
新軍出兵,皇上確實給他撥了一筆錢,但遠遠不夠支撐,大部分軍費是從王府出的,十二艘大船,眾多糧草輜重,子彈、炮彈、火藥等等,最重要的是十二艘大船離開后王府生意的損失。
這些加起來絕對也是百萬兩之巨!
這就是戰爭,燒錢的戰爭,金國打了三年才到強弩之末,需要休整,是因為他們連戰連捷,而且一路凱歌,攻城略地,可以用遼國城池中的資源儲備填補空缺。
但戰爭就意味著破壞生產,大量生產力來源都去打仗損耗,各種資源從哪裡來?必然是個惡性迴圈,掠奪來的資源只是暫時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