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7章 天下大勢的轉變+冰冷現實,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使魏朝仁率領東路軍精兵兩萬北上,與新軍匯合,如此,景國算是徹底掌控燕山府,穩住北方的咽喉要道。
為什麼需要魏朝仁兩萬大軍?道理很簡單,不只是新軍不能留在燕山府,就和當初項羽劉邦的關係一樣,滅秦之前,他們是戰友,秦國滅亡的瞬間,他們就是敵人了,這就是政治。
可惜的是項羽並沒有這樣清醒的認識,他認識不到敵我關係的轉變,使得他錯過很多機會。
項羽沒有,李星洲有,滅遼之前,金國和景國可以是盟友,遼國滅亡的瞬間就意味著金國就是景國北方最大的敵人!
天下大勢已經變了,而且比起遼國,金國這個敵人顯然更加可怕,兩三年打殘遼國的完顏烏骨乃,怎麼都比對他磕頭求饒的小屁孩耶律惇難對付多了。
如今金軍佔據燕山府西面和北面的居庸關、山海關,此城儼然已經成為景國與金國對峙的第一線,必須重兵把守才能放心。
魏朝仁在拜見他後直到入燕山城都激動說話顫抖,直到站上燕山府的城頭,這老將居然控制不住情緒,突然抱著城垛痛哭流涕起來。
魏雨白連忙上前安慰她父親,但老人一直摸著城磚哭了很久,就是一句話不說。
李星洲看得有些感慨,身在後世,要不是親眼所見,他永遠無法理解這個時代人的艱難和壓抑。
魏朝仁戍守關北幾十年,不知道手下有多少弟兄死於遼人之手,雙方都為這長達百年,歷經數代人的衝突流了太多血。
如今居然有一天拿下了遼國最後的城池,遼國宣告滅亡,他的情緒失控是可以理解的,這種時候誰安慰都沒用......
魏朝仁哭了許久之後,對他又要跪謝李星洲,被趕忙拉住了,但還是激動得讓魏雨白帶他把燕山府團團轉了一圈,此地歷經數數百年之後,終於再次回到中原王朝手中,老將軍高興得根本合不攏嘴。
.......
第二天,魏朝仁大軍開始和新軍交接城防,對於一支連破蔚州、安定,大敗遼軍精銳的傳奇部隊,關北軍也是好奇的,交接時頭探頭探腦看新軍長什麼模樣,稀奇得很。
新軍確實與這個時代的軍隊格格不入,裝備也好,戰術戰法也是。
另外一邊,魏雨白一臉驕傲的為自己父親講述新軍的種種事情,魏朝仁時而皺眉,時而感慨,最終都化為一聲驚歎。
特別是魏雨白陪他觀看了新軍上船觀看新軍火力艦之後連連感慨自己老了。
......
蕭鴻祁一行人第二天也回來,不過表情有些奇怪,因為他們本來以為這次不好說話,但居庸關的金軍準備酒肉招待了他們,態度友好,關於他的條件,遼國太子完顏離沒有答覆,但也說他做主,會盡快呈報給他的父皇。
這幾年的連戰連勝,四方臣服,已然讓金人有金國天下無敵的自豪感,驕橫無比,本以為不好說的話,突然變得好說起來。
連蕭鴻祁自己也一臉懵,沒想到會有這樣的禮遇,不管如何這是件好事,至少開頭還是順暢的。
李星洲大鬆口氣,最近的事情似乎一切都按照他的計劃來,越來越順,越來越按照計劃進行了。
........
北方勝利的訊息來得比王府訊息晚上幾天,但該來的總會來的,最先得到訊息的依舊是朝堂,一切變化也有從朝堂中開始。
本來這幾日,六部官員,以孟知葉、程禁等人為首,正團團圍在太子周圍,已經準備好隨時彈劾平南王。
為此他們經常聚會在程禁城東的寨子,之所以在那是因為靠近太子東宮,方便太子出入。
他們討論過數種彈劾平南王的說辭,甚至早早秘密擬好奏摺,再三比對,以看誰的更加出彩一些,要是寫好了,說不定不只是彈劾,還能成為青史佳話,流傳千古,所以奏摺是要好好寫的。
要切中要害,文辭得體,表達精準,為此眾人廢了又寫,寫了又廢,咬文嚼字,引經據典,一件彈劾的事接二連三搞得像多大的天下大事一般,還人人一臉肅然,沒有半點鬆懈的意思,全然做的有模有樣。
程禁才入高層官場沒多久,多少有些不理解,這有必要嗎?連他都想說太過迂腐了......
不過孟知葉一語點醒他,這是做給太子看呢!
這件事其實誰來做都一樣,只要平南王敗了,扳倒他不成問題,所以如何讓太子把恩情記在六部頭上,那自然是假裝很難,不難也讓它變難,至少看起來是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