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4章 好訊息,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溫道離沒有一絲停留,當他一路到達坤寧宮時,守門的小太監說皇上不在宮中,去了御花園。
他只好又匆匆轉道,往另一處去。
等到御花園外,他讓急忙太監通報,自己等候在外面。
不一會兒,太監出來了,說皇上讓他進去。
這些日子以來,皇上自從上次病好之後,身體也大不如前,理朝政不如之前,往往數日不朝,身體也虛弱許多。
溫道離進去時候,發現皇上正被皇后扶著,在池邊餵魚,兩人神色親密,他一時有些不知如何是好,尷尬愣住一下。
這一緩,隱約聽到皇上說話。
“最近朕睡得越來越短,一大早天不亮就醒,要等上一兩個時辰才見太陽,再睡也睡不著。
還夢到星洲,想讓人去北方把他叫回來.......
當初一時思慮不周,朕不該讓他北上......”
“皇上不要想那麼多,兒孫自有兒孫福......”
溫道離猶豫一會兒,前後不是,皇上身後的小太監聰明的小聲提醒,遠處亭子裡的皇上才回頭看向她這邊,然後招招手讓他過去。
溫道離匆匆過去,一走進小亭,皇上不解的指了指他衣袖上的大片墨跡,不悅皺眉道:“這是怎麼回事?”
溫道離回神,連忙解釋:“哦,皇上恕罪,臣實在有大事著急稟報,所以一時疏忽面聖沒有注意容儀。”
“大事?”皇上看他一眼,他連忙將樞密院剛剛收到的信報恭敬遞上。
皇上接過,慢慢看起來,可一看,沉默就蔓延許久。
皇上不說話,他也不敢說,書生言兵,崇尚奇謀,所以很多景國儒生都是崇尚說書中的諸葛奇謀這類的故事。
但現實是若過了岐溝關,一馬平川的京北平原,眾多的遼國騎兵,說什麼奇謀簡直天方夜譚,遼闊的平原,一眼看去十幾裡外都盡收眼底,遼國騎兵來去如風,謀什麼呢?頂多不過陣前的臨時機變和毅力比拼。
所以溫道離敬佩平南王的勇氣,卻從未想過這場戰能贏。
哪怕之前皇上問起,他知皇上心中牽掛,也只敢說“或許如此”“那就可能贏”之類的話,從不敢開大口,以免落人口實。
在心底他從未覺得平南王能贏過,如果遼人殺過岐溝關,殺入太行山地界,河谷山樑縱橫,大軍行進翻山越嶺要走關口要道,那麼平南王靠著智計奇謀說不定還能有微弱取勝機會。
可在燕山府外的平原,那就是實打實的硬仗,除了硬拼,排兵佈陣正面打,沒有其它辦法!
一萬多人的新軍,面對連三萬據堅城而守,還有無定河為險要的精銳遼軍,完全無望。
所以當戰報送到樞密院案頭時,他膝蓋一軟,差點都給跪了......
如果不是送信的兩個信使是樞密院關北房事的老人,他在北方就認識多年,說不定還會懷疑許久這是假訊息。
對於皇上的沉默,他就不奇怪了。
“此事是真!”許久後,皇上開口。
“千真萬確!”溫道離早有準備,他問兩個信使許久,就是為了這一刻,他做事向來滴水不漏。
“他們有沒有說細緻之處?”皇上匆匆問。
溫道離連忙回答:“臣問了一些,王爺和其副將狄至兵分兩路,王爺走西,一路破蔚州、安定直達南京城下。
狄至走東,率領船隊渡過渤海,順海河擊敗楊村遼軍伏兵,直殺到南京城下。”
“後面呢?”皇上神色不漏,但話語快了許多,能聽出其中的激動:“這戰報上只寫斬首萬餘,俘獲遼國皇室,遼兵四千餘,為何寫得如此草率!”
“皇上息怒,此乃樞密院關北房先行奏報,所以簡要,後面肯定還有詳細奏報,想必下午些時候就能到。”
“你們樞密院,給朕好好守著,一刻也不能懈怠,一有訊息,立馬來回報朕!”皇上嚴肅道,聲音很高。
皇上沒什麼表情,可他話裡的激動和高興,溫道離卻聽得明明白白,在外臣面前,皇上從來不漏聲色。
等他退出御花園後,就聽到裡面傳來皇上連綿的笑聲,還夾雜著咳嗽。
這事他不敢怠慢,回去後立即讓所有樞密院官吏打起精神,等候訊息,不出他所料的,到了下午,又來幾次書信,不過內容與之前相同。
隨後,終於來了他想要的,來的不是書信,而是南下的兩名新軍信使!
溫道離大喜,匆匆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