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6章 騾子和馬,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耐力更好,更加能適應惡劣的生存環境。

黑山匪用騾子穿行太行山間,根本不是靠騎它,因為山間小道,坡度大,又危險,走路和騎馬速度差距不大,騎馬反而更加危險。

他們是用騾子拖著輜重,糧食刀槍,晚上禦寒的毛氈等物,然後趕著騾子走各種小路,那官兵自然追不上,馬馱的沒騾子多,耐力沒騾子好,加上窮山惡水,馬的適應能力沒有騾子好,最大的速度優勢也體現不出來,怎麼可能追得上那些黑山匪......

最離奇的是很多老兵都以為那就是馬,只不過跟他們的品種不同,直到李星洲問了許多細節描述,然後才慢慢確認下來,那tm確實是騾子!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他很快也明白過來,因為騾子雖然早就有,但其實一直在中國用得很少,反而在俄羅斯等一些環境惡劣的地區它們才大展溢彩。

直到明朝,國家重視農耕,這麼一種雖速度不及馬,但耐力和力氣都比馬好,還更好養的畜生才普及開,在重視戰場用途的時代,騾子自然不被看重,一些人認錯也是正常。

李星洲不得不佩服黑山匪的聰明,確實,既然山間小道,速度根本施展不開,那馬也就失去了最大的優勢啊!

戰場衝殺,速度是第一要素,衝鋒陷陣,追殺也好,逃跑也罷,都是馬更優,但到了大山裡,一切就不一樣了,黑山匪身在其中,馬上就轉過彎來,所以用騾子代替馬。

可在太行山腳下的寧江府,因為身在平原,官員也好,將士也好,心裡根本沒轉過彎來,沒明白過來這其中的差距.....

這些固化的思想也造成很多損失,眾多人殞命,有時候不得不感慨,思想觀念的轉變,才是第一戰鬥力。

明白這事後,他做得第一件事就是給新軍買騾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