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2章 大朝,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
冬月十五,正好趕上半月大朝,京中官員五品以上必需入長春大殿面聖,午門之外人來人往,眾多燈籠閃爍,接成一條長龍,好不熱鬧,官員們在午門下車馬,然後提燈走路入宮。
在此期間三五成群,打招呼交談,也成一種重要的交際手段。
而從人群分群之中,也大抵能看出朝中形勢。
東宮太子身著大紅龍袍,周圍自有眾官擁戴吹捧,不過今日氣氛有些不一樣,很多人敏銳的察覺了,因為和太子走在一處的都是朝中大員,比如參知政事羽承安,度支使薛芳,兵部判部事張讓,中書舍人魏國安等......
幾人邊走邊談論什麼,一些官吏敏銳察覺其中變化,不敢上前搭話。
待到入大殿之後,天才矇矇亮,大殿角落已經有太監點起燈盞,冬日天亮得晚,要是沒有燈光,大殿裡也看不清。
眾多大臣等了一會,隨著福安公公唱報,皇上進入長春大殿落座,朝會正式開始。
大朝無大事幾乎是大家早已習慣的,畢竟大事都是小朝的時候那些位高權重的大人物決定的,大朝人多口雜,而且很多人根本無權參與決斷,也是走個過場,外加讓眾人面聖。
各部官員按例報了一下進來情況,也就如此,唯一引起討論的也無非兵部判部事張讓參鴻臚寺無為,與金人談判失利,應該重罰。
許多人都為這張讓捏了把汗,要知道鴻臚寺卿可是皇上愛重的平南王,張讓如此公然參鴻臚寺,是要得罪人的,也有人在感慨稱讚張讓剛正不阿。
好在皇上也沒說什麼,這不過是小風波,許多人抹了額頭冷汗,覺得此事就要過去,大朝接近尾聲時,站在前方的羽承安卻出乎意料的突然上前,高聲道:“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