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5章 金國在觀望,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燈火通明的王府,外面的宴會依舊熱鬧。

有人吟詩作賦,有人高聲喧譁,三五成群或說胸中報負,或又說起八卦家常,誰家的誰近來去世,如何死的,誰家的女兒又許給哪家公子等等......

王府家丁丫鬟不斷穿行添菜,酒宴一片熱鬧,其樂融融。

隔著白玉石屏風之後的大廳裡氣氛卻格外凝重。

冢道虞打翻的菜碟酒水重新換上,卻沒人能安然吃喝了,除了湯舟為那沒心沒肺的胖子。

李星洲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決定一國命運的變故,而且是遠在幾千裡之外,鞭長莫及。

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冢道虞,沒人多話。

此時此刻,景國弊病瞬間凸顯出來,若是平常政務大事,大家各抒己見,能爭執數月甚至數年每個結果,各種高見灼見層出不窮,一開口哪個不是胸有妙計,策略萬千,滔滔不絕。

可真到這樣危急時刻,所有人能指望的卻只有一個垂垂老矣的冢道虞,如果過幾年他不再了呢?

小兵小戰,肯定又是一番爭論,可到這種大局面,說錯一句話,出錯一個主意都會成為千古罪人。

這下,反而誰都不敢說了,燭火閃爍,照亮每個人各有差異不斷變幻的臉,畢竟大家心中都有自知之明,景國無帥,除了垂垂老矣的冢道虞!

皇上剛剛已經下令,讓季春生悄悄進宮去,連夜發流行快馬,報唐隆重鎮軍情,讓他們加緊防備,如此或許能多撐幾天。

李星洲也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大事,真正的決策千里之外。

這其中的艱難和無力,他也深有感觸,這就非常看重決策層的遠見卓識了。

因為從京城集結大軍到西北邊陲,整個過程少說要幾個月,上層決策稍有遲鈍或者後知後覺,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局面。

當前局面就是如此。

但卻並非因為皇見事遲。

主要皇帝和朝臣們專心於如何出兵遼國,奪回南京,所以注意力沒在西北。

這一下就給了西夏機會,連李星洲當初得到西夏賣強弩給叛軍時也不以為意,沒有多想,沒想這一大意,西北重鎮及其周邊土地都沒了。

其實如果當初他不大意,或許是來得及,提前二十天到一個月向西北增兵。

或者該說他沒有太多戰爭經驗,並不會如冢道虞那樣敏銳戰爭嗅覺,看細枝末節就能洞察大局。

“唐隆不可守,拿下南京才是大事。”冢道虞緩緩道:“再者,若分兵救西北,南京又拿不下,就是兩面吃虧。

皇上,臣以為西夏出爾反爾固然可惡,但當下局勢,北伐南京,以其為支點,抵禦金人南下才是大事,大於西北。

西夏就算狼子野心,也是沒有牙的狼,一塊肉就能讓它吃飽,吃太多嚼不爛還會噎死。

但金國不同,金國既是狼,還有牙,牙尖齒利,不管有多少都能咬碎吞下。”

皇帝久久沒說話,看得出他內心的掙扎,唐隆重鎮,也是幾十年前數萬將士的性命換來的,是景對西夏第一道重要防線,他心中自然難以割捨。

“若不救唐隆,該如何用兵?”皇上問。

冢道虞想了一下,沉聲道:“雷霆手段,傾巢而出,最好一年之內拿下南京,定要在金人平西京道之前。

如果等金人完全平了西京,說不定會生變!”

“這......”鹽鐵使魯節皺眉道:“大將軍,盟約在手,用不著這麼急吧?一年之內拿下,難不成二月初就要出兵?要知道南京是整個遼國最為險要的大城啊......”

也有人紛紛附和,他們之所以這麼認為不無道理,李星洲也明白他們不是故意挑刺,而是說的實話。

遼南京城就是後世北京,處於華北平原與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的交接部位。東距渤海三百里左右。其東南部為平原,屬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區。

其西部為太行山脈的東北餘脈,北部、東北部山地,為燕山山脈的西段支脈。

而且它北進蒙古,東進東北南進華北。周圍有各種險關,從軍事上講這是個絕佳的地理位置,這樣一個地方,不只景國重視,遼國也很重視,十分易守難攻。

這時皇帝突然看向他,“你以為呢?”

李星洲一愣,沒想到他一句話沒說,居然也問到他,拱手道:“臣以為冢將軍所言有理。”

說完立在一邊,不多說,因為這樣的事他也不懂,不可能會比冢道虞還明白透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精靈之外掛是幸運值爆表

蘋果不需要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