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2章 原來是你!,世子的崛起,我的長槍依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
一天的喧囂之後,王府的日子照常要過。
昨晚周麗燒製的灰綠色琉璃瓶留在王府,成為府中的新收藏。
不過更加讓李星洲感興趣的還是那口鹼。
經過再三觀察,又帶著月兒用這東西洗了衣服,和麵團攪和在一起觀察反應,折騰一早上。
月兒一臉懵逼,時不時眨巴水汪汪的大眼睛問東問西,在他儘可能的解釋得讓她聽得懂,其實看小丫頭表情還是沒聽懂的一通操作之後......
李星洲一拍腦袋,終於搞明白了,對啊!怎麼把這東西給忘了!
他基本可以確定這“口鹼”的主要成分是什麼了,就是——純鹼!
在後世,它生產規模十分龐大,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東西。其主要用於平板玻璃、玻璃製品和陶瓷釉的生產。還廣泛用於生活洗滌、酸類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
如果純鹼這個名字令人陌生,那麼也可稱之為——蘇打,或者碳酸鈉。
純鹼只是叫法,其實它屬於鹽,不屬於鹼。李星洲也像發現新世界一般,因為這雖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但在此之前他根本不知道原來加了這東西能夠大大降低沙子的熔點。
要知道沙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熔點超過1700度,可看昨天周麗用的爐火和坩堝,其溫度絕對不超過一千度,狀態最好時應該八九百度,接近千度的樣子。
因為他知道普通陶瓷的耐熱性,靠陶瓷坩堝損壞的情況就能推測大體溫度。
可就是這種溫度,混合口鹼粉末之後,沙子居然融化了!
怪不來別人沒法燒製琉璃,雖然遍地都是主要成分二氧化矽沙子,可在見周麗操作之前,整個王府,他和眾多工匠,根本沒一個人知道怎麼把沙子燒成膠狀或者流體狀。
其實李星洲之前也都想過,還私下嘗試過,因為人人都聽過說過沙子高溫下就能燒出玻璃的傳說,所以他也天真的試了,結果根本沒用,原來是少了這東西。
李星洲大喜,連忙帶著月兒回家,也來不及收拾一身的口鹼粉末,急匆匆把這個發現記錄下來。
這一重大發現,讓他心裡對未來的規劃也有更多思考。
碳酸鈉主要從純鹼礦中提取,方法並不複雜,古人就會生產販賣,從日常使用的“口鹼”來看,顯然是加工過的,但純度並不是很高,至少達不到後世水平。
李星洲現在也算明白過來,為什麼狄至會說淮河一帶有純鹼礦藏,說吐蕃,遼國北部等地善產口鹼,大量口鹼都是從吐蕃買過來,還有一些從遼國賣過來,景國自己也產,但不夠多。
因為這東西在高原湖泊周圍有大量儲存。
蒙古,新疆一帶的高原湖泊周邊都是,而且純度更高,而中原一帶淮河流域也有很多存量。
這不比石墨重要,但也是重要資源,簡單的說,工業上的各種玻璃製造,生活中的洗滌,烹飪等等領域,都需要大量的純鹼礦。
李星洲不得不用筆在桌前的地圖上往北再畫了一些,將蒙古往南大部都划進來,這一畫,可就是龐大無比的大片地區。
以前他只往南畫到遼國上京,因為蕭鴻祁知道那裡有石墨礦藏。
石墨可比純鹼還重要,王府的鋼鐵冶煉,玻璃製造,都離不開石墨,在後世,m國也將石墨列入國家戰略資源儲備。
遼國上京,後世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林東鎮附近......他總有一天必須得到,不為別的,上京城他看不上,就為那裡的石墨礦藏。
可如今再往北,越過陰山山脈的遼闊草原,他也想要,因為那裡有豐富的純鹼資源!
蒙古比起西域吐蕃的天險,從北運輸顯然是更加方便的!而且士兵也不會有身體不適。
以後,只要純鹼資源足夠,就能源源不斷生產玻璃製品,生活用品,當下問題核心在於......狄至。
.......
下午,李星走去了新軍大營,訓練場上塵土飛揚,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和馬蹄聲混雜一片。
自從魏雨白加入之後,騎兵也開始大規模的訓練,按照李星洲的要求,所有騎兵都訓練成輕騎兵的作戰方式。
其實在景國,因為少馬加上甲冑技術的進步,本著好鋼都要用在刀刃上的想法,精銳騎兵都是重騎兵,既正面接敵的打法,輕騎兵也不少,但都是重騎兵挑選剩下的馬。
景國的主力,依舊是重灌步兵。
所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