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7部分,走進修仙,一意孤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階是不會遇到這樣的狀況的。
對於非前知者來說,宇宙確實是實際存在的。
但僅此而已。
但是對於前知者來說,“現實”是如此的脆弱,可以隨意顛覆。
作為前知者的主體,與另一個作為前知者的主體之間,未必存在“共同的客觀現象。”
而很多前知者之所以只和其他少數前知者湊在一起,僅僅是因為他們因為文化、歷史等非前知者階段積累起來的主觀因素,而具備了相似的主觀性質,所以能夠湊到一起罷了。
天眷遺族相互排斥,也不僅僅是博弈論的合理想法。
前知者確實是站在“實在”的領域。但是,這裡的“實在”,卻只是“主體”的實在。
這個宇宙,只有前知者的心靈是實在的。
或者,唯物一點的說法,只有支撐前知者心靈的逆時序邏輯閘是實在的。
但是心靈與心靈之間,卻又不能直接融合。
它們仍舊需要一個客觀的手段,去聯絡彼此。
“在遙遠的過去……我們將要抵達的過去。”終焉使者說道:“這個實在的客觀,是存在的。”
“也就是……四十九道。”主角王崎點了點頭。
但在現在,主體與主體之間……前知者與前知者之間,已經沒有客觀現實了。
主體間性是人類合作與發展的基礎。
王崎從不覺得,社會秩序都是由主體間的想象所建構的。
就算真的如此,“主體”也必然是個具備客觀性制的人。
因此,人和人之間才能達成共識。
但是……
前知者與前知者之間,很難找到這樣的客觀性質。
他們對外物,對社會的需求,已經被元嬰法的修煉一步步去除了。
他們不需要社會的幫助,就能很好的活下去。很多時候,社會對他們而言,反而是一種拖累。
如果不是為了龍族,龍皇根本就不需要尋找“未曾見到的美好未來”。
哪怕是“自己和自己”。
因為,所有的前知者,在成為前知者之前,在不同的歷史上的經歷,都未必相同。
在迷宮深處,前知者遇上了另一個自己,未必能夠和平共處。
按照“越是主動的前知者越是不懷好意”的前知博弈模型來看,如果兩個積極接觸的前知者在迷宮之中相遇了,只怕必然會有戰鬥。
但是消極的前知者遇到了其他歷史上的自己,積極探查的可能性又實在是太低。
“所以,這就是崎聯存在的基礎。”終焉使者說道:“我們和其他生物不大一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確實是這個宇宙最特殊的生物了。”
“我們的前世,無靈氣宇宙的經歷,是確定的?”主角王崎發問道。
終焉使者點了點頭:“我們擁有一個確定的。客觀的共同記憶——當然,邏輯上,我們不應該排除它是其他偉大存在偽造的可能。但是,它確實是一種特殊的‘道標’。”
“我們猜測,它具備某些無靈氣宇宙的特性……比如說未必支援時間反演,或是其他什麼——也有可能單純就是隻有這一個歷史流入了這個宇宙,並且成為了某位幕後黑手創造今日我等的條件吧。”
“總之,我們具備了絕對客觀的共情基礎——這是條件之一。”
蠕動混沌介面道:“條件之二,就是可能性之獸的共識演算法。在這裡,共識演算法就能保證所有王崎達成共識。因此,可能性之獸進入迷宮的時候,崎聯才算出現。”
萬王之王傲然道:“我們抓住了這個宇宙最接近客觀的東西。”
負劍王崎點了點頭:“數學……嗎?”
數學所探究的,是脫離了物質世界的客觀實體。
而當物質世界本身不再客觀的時候……數學居然還保證了一定的客觀性。
無靈氣宇宙的客觀歷史、對共同世界的記憶。
靈氣宇宙最接近客觀的實體。
這就好像是區塊鏈一樣。
區塊鏈、鏈上虛擬貨幣之所以能夠成立,是基於數學的客觀性。區塊鏈內的賬本,是一個基於加密演算法而存在的“賬本”,一個植根於世界的基石本身,而非是某一個權威力量的貨幣系統。
而王崎與王崎之間之所以能夠達成共識,便是類似的因素。
可能性之獸重新構建了王崎與王崎的“前知心靈網路!”
甚至可以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