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6部分,走進修仙,一意孤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剛能湊出八百斤的探測介質。如果手滑將這些水多蒸發了幾斤,那考核基本上就不可能過關了。
而氯化鎵極易水解,在溶於水的時候,又會放出大量的熱。氯化鎵本身有很容易揮發。如果在這一關的時候將水加溫過高的話,又容易將氯化鎵揮發掉,導致最終的溶液不足八百斤。
在這一關的時候,大多數焚金谷弟子都做的很認真。
而崇白羽則在仔細觀察那些正在做實證的焚金谷弟子。
崇白羽安排的面試,是傾向於實驗操作的。這也是王崎的要求。但是,王崎想要的是那種能夠駕馭對撞機的實驗派——這種人,結丹期裡幾乎是不可能有的。就連他崇白羽也沒見過幾次對撞機,那些結丹期能夠弄懂對撞機的研究專案就算不錯了。
所以,思來想去,他所能甄選的,也就只有“人品”“態度”還有“普通實驗的水平”。
配置探測介質這種事情,一般是不需要修士親自來做的。在神州,有的是大社稷工廠以“萬噸”為單位生產的均勻的探測介質,然後以“千噸”為單位運送。向王崎這種規模的對撞法器,一次用個幾百噸不稀奇。若是更大的那些,都是上千噸上千噸的用。
而且一批介質在探測過幾次之後,就得再換一批。
這通常是以“月”為單位進行的。
換句話說,就算在怎麼偏,訂購探測介質,讓仙盟一個月送一次也很簡單的。這本來就不是人做的事情。
換言之,他準備的題目,實質上是過於苛刻了,就好像強行要考一個秘書或會計用紙漿造紙、用獸毛制筆的手藝。
但是,能夠在這種情況下依舊一絲不苟的人,顯然更沉得住。在王崎這種相當先鋒而反常識的實證部裡,這種人也更呆的下去。
崇白羽巡視著考場,也審視著應試者的表情。
正如他所料,大多數焚金谷弟子臉上很是不以為然,手上的動作也顯得很不好看。這些人,肯定是不能留下的。而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人當中,又只有幾個是在一臉開心的做。這些就需要仔細觀察了,得看他們是真的覺得“做實證真特麼開心”還是真傻不知道這不是人乾的活兒。
而崇白羽在觀察那些人的時候,那些應聘者也在觀察他。
嚴先成就是其中之一。
嚴先成乾淨利落的用真火溶解這八百斤的劍柄。與此同時,他還仔細的用法力將所有冰塊都包裹起來,保證一絲水蒸氣都不會伸進去。而他的法力再冰塊背部穿梭,整體提升冰塊的內能。也不見這堅冰如何融化,就見它變得溼漉漉的。然後,整個冰塊四分五裂,又不斷變成更小的碎片,並整體融化。
比起用真火融化堅冰,這麼做更能控制融化的過程,減少水的蒸發與流失。
然後,在水溫大致為四度的時候,將提供的固態氯化鎵切碎然後分批投放。正牌這個過程當中,他又要逆轉之前的操作,不斷抽取熱量,是溶液溫度一直維持在三十度一下。
之後,就是鼓動法力,攪拌均勻。
對於結丹期修士法力,法力託舉區區八百斤的物體也是等閒,後面的操作除了溫度控制,也沒什麼特別複雜的。嚴先成原先就做慣了這些事。而十五分鐘的時間雖然緊迫,但是對於老手來說仍有餘裕可言。所以,他他又頭抬頭,觀察著對方。
“題目不算嚴苛,我想絕大多數焚金谷的結丹都能完成。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篩掉五六百人,只留下十個?”
“到底是什麼標準?”
想到這裡,嚴先成心裡總是有幾分不舒服的。這種做法也就說明,對方錄取的標準不是以實證的進度或者結果計算,而是看實證過程當中的表現。
什麼是表現呢?還不是主考官一句話的事?
對於嚴苛的是正牌求道者來說,這種充滿主觀色彩的標準註定是不討喜的。
溶液漸漸澄清。這代表它已經均勻了。氯化鎵溶液穩定下來之後,他取出六壬水和寒鐵,純用念頭操控法力約束溶液,雙手則結印輔助煉製符篆。很快,一個簡單的符陣就完成了。
但是在做第二份溶液的時候,他猶豫了一下。
他看得出,剩下的四份溶劑都是有機溶劑,苯類、醚類和氨類。
陷阱肯定就在這裡面。
“金屬鎵是主族元素……主族元素的話,原子的價電子構型是……最外層電子……”
“氯化鎵……準確來說是三氯化鎵,共價型化合物,其中金屬鎵的化合價是……”
“也就是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