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部分,江湖神拳,公主站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勢力,卻不需過份張揚,往後會派人傳你書信。”說罷從懷中取出了一本冊子放在桌上,笑道:“將軍有空之時,可稍作閱覽,作消閒之用。”
袁千河一瞧那本冊子,見封頁之上,竟以古篆寫著“武經七書破城篇”七字,不由得又驚又喜,相傳當年李唐開國功臣李靖,除了助李唐平定天下外,及後貞觀年間,又先後大破東突厥及吐谷渾各部,威名遠播,為李唐盛世定下了無比紮實的根基,其晚年之時,唐太宗召其商議討伐高麗事宜,李靖本欲自請出兵,但唐太宗以其年老為由未許,他一氣之下,遂閉門執筆奮書,括其一生所學所見,輯成了一冊“武經七書”,當中所載的兵法既包含前人所想,再加上李靖的天份創意,冊內所載的兵法,便有神鬼莫測之說,想不到今天竟有幸得見,袁千河再也難以自已,站起身來,向李一揖到地,正色道:“王大爺的恩義,在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李笑道:“我要你死幹嗎?我給你這書,就是要你別死,我南唐基業,也要靠賢人扶助,才可千秋萬世!”但說罷臉容忽變莊嚴,正色地道:“你知我為何選你,而不選韓重?”袁千河心中一凜,李續道:“我喜歡你的原因是你人心不足,藏著無限慾望,索求是人的最大動力,你可以背逆金環,這一點韓重便做不到了!”袁千河聽得他話中有意,心中一驚,卻不知如何回答,李瞧了他一眼,道:“但我亦不怕你會反叛於我,我能給你的,亦可收回。”這句說話一字一語的道來,身上卻迫發出一股森然的殺氣,夾雜著他原有的皇者氣勢向袁千河涌去,袁千河雙膝一軟,“噗”的一聲便跪在地上,驚道:“在下不敢!”
李眼見他已嚇得厲害,知道已把他收得貼貼伏伏,面上微微一笑,伸出手來扶起了他,說道:“我走了。”袁千河自始至終,還是不知道李於南唐的身份地位,心中不免惴惴,但卻不敢開言相詢,倏然間腦中忽然想起了便盞上面寫著“王景拜上”,腦海中猛地想起一人,眼睛不由得睜得圓大,呆呆的望著李,驚道:“你你是……”李知道他終於想了出來,笑道:“咱們今日朋友相見,你是袁大將軍,我是王大爺,他朝功成歸朝之時,你我再聚君臣之禮。”說罷不再停留,與隨僕飄然離去。
自昔日一別數年,李與袁千河均只是以書信往來,而袁千河既積極培育親兵,又熟讀“武經七書”,在時機成熟之時略施小計,離間金環及韓重二人,本已勝卷在握,只因一時輕敵,低估了韓重的反撲能力,以及造夢也想種種變數,終至令自己奪取東門縣的大計全盤落空,數年來的努力盡數付諸東流。
但想不到的是到了此山窮水盡之時,李還是沒有背棄自己,從李碧峰口中的一句“王大爺”,袁千河便忽然有如脫胎換骨一般,掃除了兵敗後的頹氣,腰板一挺,己回覆了一貫鎮定如恆的樣子,正色喝道:“衛兵聽著,傳令下去,盾甲兵殿後,往後營盡擋來軍,弓箭營從後支援,主營跟先鋒營從小路撤退!”一時間指揮若定,眼中彷佛已再沒有雷安民等人存在,全心全意只想為李保留兵力。
李之所以能成為一方霸主,果然深具御下之道,容人之才,如此一來,袁千河終其一生,亦必會誓死替其做事,李碧峰看得暗暗點頭,心道:“岳丈果然沒有看錯,袁千河此人雖具將才,但缺點是易於輕敵,行事又猶豫不決,全是兵家大忌,以此心態行軍,武經七書中的計策謀略,他還領悟不到兩成,現下只需要稍為推動加以助力,相信其往後必會收起狂傲之態,盡死效忠。”
雷安民眼見袁千河已變得正常過來,知道今天再難有可乘之機,卻感到身周氣流忽動,向其他人喝道:“你們先退!”隨即旋身橫移,手上鐮刃急揮,向著來者疾劈過去。
只聽得“當”的一道金鐵交鳴之聲,雷安民見出手的果然是李碧峰,看著他手執一柄古樸單刀,簡單一擊攻之不進,隨即變招,卻見其刀勢古怪之極,竟準頭大失的砍向了雷安民右方若半丈之處,即使不閃不避,亦難把他砍中,這一刀攻得甚奇,此種錯誤便絕不應發生在李碧峰這等高手身上,便連見多識廣的雷安民,雙眼的目光亦不禁被此刀吸引了過去……
卻忽然間眼前一花,銀光閃動,雷安民心知不妙,急忙舉刀一護,又是噹的一聲,已被那從攻向奇異空位處,倏然變招而來的一刀砍個正著,卻因為倉促間聚勁不足,整個人硬生生的被震退數步,只感到一股極為強大的急旋之勁從手上鐮刃直傳過來,向著自己手上的經脈鑽入體內,知道適才自己的部下就是被此種螺旋之勁震成內傷,連忙運氣急抗,但覺那一股內勁浩然正大,悠長綿密,生生不息,以自己數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