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麝郎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8章 李弘之死,夢越盛唐之惑心秘籍,香麝郎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起一方面太子身邊聚集了不少文人墨客,一方面還有武則天在東都以及長安安排自己的勢力範圍。
可是恐怕令武則天萬萬沒想到的恐怕就是她自己跟兒子還沒鬥起來,這兒子就早早撒手人寰了!
太子李弘在自己未婚妻楊小姐被賀蘭敏之表哥辱之後,又另娶了太子妃。
且說,李弘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五個兒子,即武則天的長子。
李弘自小就身為儲君,深得高宗的喜愛。李弘自己也是很爭氣,在他早年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春秋左氏傳》,每每讀到楚世子羋商臣要弒殺君王的故事時,就會忍不住掩書嘆息。其次在他當太子期間還非常的重視治學。命令部分人收集大量的古詩文集,編纂了《瑤山玉彩》一書,深得唐高宗的欣賞和賞賜。同時還擁有“仁德”的著稱。
不知道,世界上任何人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我們都是活在當下,走一步,看一步。武則天好像知道她能活多大歲數,並且知道她能當皇帝,而有條不紊地實施她的殺人計劃。一代女皇武則天就是一個極品那,世界年齡最大當皇帝,世界上最會預測未來的人。675年,李弘、高宗夫婦一同出遊,李弘暴卒。有說是武則天殺李弘,有說暴卒。楊清心認為是暴卒。
首先擋在武則天通向帝王之路的是李治,而不是李弘。李治不死,她永遠做不了皇帝,她首先殺的人是李治。難道她未卜先知?知道李治先她而死,早早地先李弘。675年李弘死,683年李治駕崩。皇子豈是一個嬪妃能殺的。虎毒不食子,武則天做這麼大犧牲,她要確保李治先死,否則,殺了再多兒子,李治不死也是徒勞。兒子死了,她再比李治先死,那不是雞飛蛋打嗎?腸子都悔青了。李弘之死不是千年之謎,就是愚人節笑話。
說武則天殺李弘的理由是:1、李弘聰明能幹,李治讓他監國,妨礙武則天臨朝參政。2、李弘同情蕭淑妃的兩個女兒,致使母子有間隙。因為妒忌蕭淑妃,武則天把她的兩個女兒關起來,40歲不讓出嫁。
3、因為選太子妃,另武則天不滿意。
第1個理由,算做理由,但站不住腳。李治都不能妨礙武則天臨朝參政,更何況李弘?
第2個理由就是笑話。李弘652年出生,675年去世,那時蕭淑妃的女兒義陽公主40歲,李治628年出生,那麼李治7歲生義陽公主,這不是笑話嗎?為了多說些武則天殺李弘的理由,竟鬧出了笑話。女大當婚,不讓出嫁,李治也不答應。這樣做對武則天有什麼好處,聰明的武則天不會做無用功。武則天不屑於宮鬥,因為李治專寵她,她的心思在日月江山。
第三個理由,沒想到史學家竟能說出這樣的理由。
史學家說,“狗有三隻眼”,一些人也相信,然後這些人還跟著圓謊說,“因為狗的母親就是三隻眼,所以它就是三隻眼”。武則天的史料不僅史家抹黑,現代人也在渲染。網上一篇文章《閻莊墓誌銘證明李弘不是病死》,文章懷疑武則天殺死李弘。閻莊是太子令,是李弘的書童之類。
墓誌銘碑文是:“豈意彼蒼冥昧,福壽徒欺,積痗俄侵,纏蟻床而遘禍;浮暉溘盡,隨鶴版而俱逝。上元二年從幸東都,其年九月廿一日,遇疾終於河南縣宣風裡第“。最後一句說的很清楚,遭遇疾病死於河南縣宣風裡第。也就是說閆莊是病死。
而文章的作者把“遇疾”解釋為“非正常死亡”。說閻莊非正常死亡,因為閻莊瞭解李弘之死內情,為了殺人滅口,閻莊死於非命。“遇疾”,不就是遭遇疾病的意思嗎?文章作者拿古文做障眼法,把“遇疾”瞎解釋一番。唐高宗李治的”風疾“,宋朝詩人辛棄”疾“,這裡的”疾“就是疾病的意思。其實古文和現代文沒有什麼區別,文字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
史料有軟史料、硬史料之分,更有說服力的稱為硬史料,比如墓誌銘、家譜之類,稱為硬史料。硬史料一般能佐證軟史料,而《閻莊的墓誌銘》這篇文章,很長篇幅在拿不靠譜史料佐證墓誌銘,弄反了,軟史料居然佐證硬史料。我們可以上網搜尋《閻莊墓誌銘》這篇文章。
古人平均壽命35歲,皇帝平均39·2歲,古代醫學不發達,一次重感冒可能就要人命,哪像現在打點滴,做手術,最近幾年腦袋可以開刀。古人生命這麼脆弱,李弘又是一個病秧子,李弘去世時武則天已經51歲,這麼大歲數,她多麼著急做皇帝呀,聰明的武則天更應該對付健康的李治、李賢。
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不願意外戚干政、女人干政。如果宋朝的皇帝很開明,認為女人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